第699页

镧元素在新型常温超导体的应用中,掺杂比例并不高,平均每生产1吨常温超导体,需要消耗0243公斤镧元素。

凭借蓝星矿业的储备,镧元素的供应上,还是相对比较充沛的。

如果不够,还可以启动地质储备的开采,最多就是生产成本高一些。

黄修远勉励道:“你们干得不错,接下来的工作,是一边量产新型常温超导体,一边压低生产成本。”

“董事长放心,我已经准备攻克镧元素的替代方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很多技术上,特别是高新材料,一旦遇到稀有元素的应用,研究员们就不得不考虑资源枯竭的问题。

特别是那些产量巨大,应用也非常广泛的设备,稀有元素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因此这些高新材料,必须提前准备好替代方案,研究出可以随机应变的一些廉价元素。

一旦出现什么变故,也可以用替代品,实现产能的稳定供应。

目前而言,常温超导体的应用领域,主要是输电、可控核聚变、集成电路、磁悬浮之类。

特别是特高压电缆上,如果将新型常温超导体应用到其中,必然需要成百上千吨起步。

虽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但是这样做,也非常值得。

要知道全球的电力系统中,电能有10~20的比例,其实是因为电阻的存在,导致这一部分电能,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而常温超导体节约的能量,相当于增加了10~20的超算运算力,未来日积月累下,将是一个加大加持和利好。

如果是以前,那种零度超导体,要作为电缆使用,就必须配备大量的冷却系统,显然这样做,有些得不偿失。

而新型常温超导体的性能,足以保证428摄氏度以下,处于安全的超导上限,仍然可以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