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页

东欧已经剧变了,国家陷入了震荡当中,飞机厂只能优先考虑大家吃饭穿衣的问题,什么利润之类的根本顾不上了,近乎于半卖半送。

而此时此刻的苏联,虽然问题一大堆,而且经过了八幺九事件,大大削弱了苏共的力量,但它还是个联合体国家。在那场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之前,所有人都不敢想象它真的会解体。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人卖飞机即便是便宜卖打折卖,也不是当成废铜烂铁卖的,而是正儿八经的商品。

这就是有没有强大的国家政权作为依靠造成的直接差距啊。饥荒年代,两只金耳环就换几个粗面馒头,改成其他时候,谁敢想?

如果能选择的话,周秋萍当然愿意从东欧国家弄便宜货。但悲催的是,这些国家都不具备苏联制造飞机的实力啊。

能做出大型客机的国家,本来就屈指有数。

她这边还在挣扎着舍不得挂电话。那头民航的副总就直接给她兜底了:“我实话实说吧,现在大趋势就是租飞机。要是能买的话,领导也倾向于找哪位南德集团的老总做中人啊。你们东方贸易是从东欧给部队弄了架运输机过来,但东欧跟苏联的情况又不一样。论起和老毛子打交道的经验,肯定是人家更厉害。马上川航的飞机就要到手了,大家都等着看呢。”

周秋萍哑口无言,对方说的是大实话啊,她总不好信口雌黄,随意诋毁同行。而且她知道这事真的成功了,还以“罐头换飞机”之名,在中国贸易史上书写了一段浓墨重彩的传奇。

副总诱惑周秋萍:“其实你租给我们也不吃亏。我们飞机每年差不多要飞1500小时,一小时2200美金,一年下来光租金就要给你300多万美金,你很赚的嘞。”

周秋萍直接反驳:“1000小时,民航单机每年平均飞行时间是1000小时。而且这还是货运和客运的平均数,而货运比客运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