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到对方的举动也是一愣,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安全,身边的护卫暂时不说,就算自己和这个老迈的荣留单挑,不出三招就能要了对方的命。倒是李愔没经验,被对方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忙抽刀戒备,防止对方狗急跳墙,对李世民不利。
不过荣留王抽出刀后,并没有不自量力的扑向李世民,反而将锋利的横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一脸凄凉的对李世民笑道:“陛下,你们唐军兵势强盛,我高句丽败亡之局已定,不过做为国主,我荣留王绝对不会向外人屈膝投降!”
荣留王说着,手臂狠狠一推,锋利的横刀划破喉咙,紧接着一腔热血喷出,洒落在已经被唐军占领的国土上,然后尸体重重栽倒在地,激起一层昏黄的泥土。高句丽最后一任国主,就这么死在了李世民和李愔父子两人的面前。
一切都来的太过突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被渊氏狼狈赶出平壤的高句丽国主,竟然会如此刚烈,宁死也不愿意投降唐军。甚至李世民想出言阻止都没来得及,而周围的唐军将士更是一脸惊愕,连李愔也不例外。
李世民看着地上荣留王的尸体,脸上一会青一会红,荣留王一死,以后想要安抚高句丽的臣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甚至连以后的战事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想到这里,李世民对荣留王就一肚子火,但现在人都死了,他肚子里的火气想发都没地方发,总不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鞭尸吧?
李愔也发现李世民的异常,怕他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于是上前说道:“父皇!荣留王虽然不识时务,但总归是一国之主,现在既然身亡,为表我大唐仁义,应当以国主之礼下葬!”
李世民虽然心中怒极,但也知道轻重,听完李愔的话后,立刻沉声说道:“嗯,六郎说得不错,来人,将荣留王的尸体好好收敛,明日加以厚葬,另外命人向外宣扬,安市城主杨万春,与渊氏相勾结,害死了荣留王,我大唐仁义之师,必定攻下平壤城,抓住渊氏为荣留王报仇!”
李世民不愧是一国之君,立刻按当初在长安城商定的,将荣留王之死推到杨万春和渊氏的头上,并且打出为荣留王报仇的旗号,一下子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虽然这个理由破绽百出,而且知道真相的人也很多,但只要大唐的官方一口咬定这就是事实,甚至记载到史书上,估计多年以后,李世民的话就会变成无数人认可的史实。
旁边的李愔也感到一阵无语,心想历史果然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来只有胜利者来书写历史,至于失败者,只不过是胜利者笔下的一个小说人物,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一切都要看胜利者的需要和心情了。
安市城之战,根本没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战斗,也没多少人受伤,因此李愔这个医护官倒很清闲,指导着上千名医务兵轮流着实习了一次。什么,伤员不够,那就把伤口拆开再处理一次不就行了?
折腾完伤员后,李愔又陪着李世民安抚城中百姓,安市城中虽然有不少汉民,但在高句丽治下多年,对大唐并没有什么认同感,再加上原来的城主杨万春,在民众中威望很高,因此在大军刚入城时,还发生了袭击唐军的事。
对于这种事,李世民果断下令以残酷手段镇压,随后又以发放粮食等手段安抚,恩威并施之下,总算将城中的不安定因素给压了下来,而这时李愔等了好长时间的一个人,也终于来到了安市城。
“什么?九郎不是一直和你在一起吗,怎么六郎你反倒是问起我来了?”李道宗听到李愔向自己打听李永的下落,立刻一脸惊讶的反问道。他前些天去迎接李世民,不过后来又被派到后方押运大批的粮草,没能赶上安市城之战,直到今天才回来。不过他刚一回来,立刻就被李愔找上门来要人。
“皇叔,你可别吓我啊,九郎除了在你这里,他还能去哪?”李愔一听李道宗的话,脑子里立刻‘嗡~’的一声响,整个人都傻了,要是李永也不在李道宗这里,那他到底去了哪里?
“六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九郎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李道宗一脸严肃地问道,从李愔的言行举止来看,李永肯定是出了一些事,他与李孝恭的感情最好,又是李永的长辈,平时打打骂骂都当自己的儿子使,现在要是出了什么事情的话,他也没办法向李孝恭交待。
看来李道宗是真的没见过李永,这下李愔可真的慌了,他听苏定方说过,当初李永和他们告别后,只身北上来找李道宗,可是现在李道宗又没见到他,而当时辽东境内溃兵无数,万一李永出了什么意外的话,那他可是要愧疚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