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看到李愔魂不守舍的样子,李道宗心里更急,连连追问李永发生了什么事。李愔无奈,只得将李永身上发生的事讲了一遍,而李道宗听完之后,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族兄李孝恭总算有一个好儿子,虽然做事有些欠考虑,但这份志气却是十分难得。但现在这个有志气的侄儿,却是生死不知,这点也让他十分的忧虑。

没有李永的消息,这让李愔和李道宗都十分着急,两人想来想去,却是没有一点办法,最后只得一起去找李世民,把事情向他讲了一遍,希望让他下令,派人四处寻找,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人死了,至少尸体也要找到。

听到李孝恭的儿子失踪了,李世民自然也很重视,先是狠批了李愔一顿,然后派出人手寻找,可是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而且辽东这鬼地方又是地广人稀,想找一个人是谈何容易,因此一连搜索了几天,连个人影也没找到。

虽然李永身份很重要,但李世民也不可能因为他一个人而耽误了大军的行程,命令驻守的军队继续寻找后,十万唐军再次起拔,一路向东横扫,攻下高句丽在辽东最后一个据点乌骨城后,大军雄纠纠的渡过了鸭绿江,大军正式开进了后世的朝鲜半岛。

而与此同时,在年前一直隐忍的新罗和百济也终于露出了獠牙,向李世民请示之后,两国分别进军,一举攻下平壤城东面的广大领土,而这时唐军也是一路凯歌,很快打到了平壤城下,可以说在三国夹攻之下,高句丽已经走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只不过李愔对于新罗和百济这两个小国,却是十分的不爽,大唐好不容易把高句丽打个半死,他们却跑出来咬上一口肥肉,将平壤以东的国土都给占去,这简直就是明抢啊!不过现在他还腾不出手来,等高句丽这边的战事一定,自己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

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上)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新罗和百济趁火打劫,将平壤以东的高句丽国土全都吞并。可能是被一连串的胜利,把两国统帅的脑袋都给冲晕了,认为以前在他们面前强横无比的高句丽,现在已经变成一条任人宰割的死狗,于是两国占了东边的国土还有些不甘心,趁着唐军还在来平壤的路上时,竟然不约而同向平壤进军,一南一北几乎同时发动攻击。

但正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平壤城中的渊氏了防备唐军,就将平壤城以东的精锐部队都调到城中,结果让新罗和百济钻了空子,否则以他们两个小国的部队,根本不可能是高句丽人的对手,现在竟然还敢主动进攻平壤城,简直是不知死活。

为了给两个小国一个狠狠的教训,同时也是为了鼓舞被唐军接连打击的士气,在渊盖苏文的亲自带领下,集结平壤城及周边一共十五万大军,而新罗和百济两国加在一起也才不过十二万人,结果在这种人数和兵员素质都不及高句丽人的情况下,被渊盖苏文带兵杀的大败,连退两百余里才敢停了下来。

此一战高句丽人是战果辉煌,一举将两国的十二万大军歼灭近半,其中百济人的出兵七万,最后能逃回来的不过两万多人,而新罗统帅金庾信也算是个人物,一见形式不对,果断派人断后,而自己则带着大部分人连夜逃走,因此情况要好一些,只损失了一万多人,剩下的三万人还能保留大部分的战斗力。

等到李世民一路横扫,将鸭绿江以东和平壤城以西高句丽国土扫平,然后带着大军赶到平壤城下时,见到的就是新罗和百济两个小国的数万败军。

对于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国,李世民心中气恼之极。唐军劳师远征,自然不可能动用太多的军队,原本李绩和牛进达各领有五万大军,加在一起刚好十万,后来他虽然又从长安带来三万人,但因为辽东的冬天,不少战士都受到严重的冻伤,因此他带的三万是替换那些受伤的将士的,军队一直保持着十万人的规模。

不过随着这一路征战,每占领一地,都要留下一部分人驻守,再加上一小部分的人员伤亡,现在他能动用的部队已经不足七万人。本来按李世民的打算,在攻打平壤城时,以唐军为核心,再结合十二万新罗和百济的大军,在人数上就超过了高句丽的部队。可是现在两个小国却只剩下六万残兵,不但人数少,而且士气全无,估计在面对高句丽人时,能不当场逃跑就已经不错了,更别说指望他们打硬仗了。

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恼火,可是李愔这个做儿子的却是幸灾乐祸,甚至唐军中不少将领聊天打屁时,也经常嘲笑新罗和百济的不自量力,吞下平壤东部的土地还不知足,竟然想凭着自己那不堪一击的军队,把最富饶的高句丽都城也吞下,现在终于吃到苦头了吧。

原来的计划被打破,使得唐军要独力面对两倍以上的敌军,不过对于这点,李世民和军中将士都丝毫不在意,他们本来就是大唐的精锐,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都比高句丽人要强的多,再加上有火药武器相助,就算是敌人再多上一倍,他们也有信心战而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