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针线活,也就是给所有雇工做工装的女人们待遇要“稍差”一点,每天只能保证有鸡蛋吃,但她们的工钱比那些干活的汉子们可多出一截。
叶珣和容嵘现在可是黑心资本家,不管男工女工还是管事们一概工作九天休息一天,但可以倒休。
于是许多人都选择月中休息一天,月末领了薪水回家待两天。
老实说百姓们没指望新县令大人能待多久,毕竟之前的“青天大老爷”干不满两年就受不住,要么辞官要么调任,但真正跟着叶大人做了一个月工,感受了一下什么叫爱民如子,他们巴不得这位大人一直是他们的大老爷。
这个时代的百姓大多淳朴,吃得好穿得好,给工钱不拖欠,他们自然不怕苦不怕累,干劲十足。
短短两个月完成春耕加翻修水渠,叶珣算算时间,干脆继续带着或多或少壮实了一圈儿的“员工”,再加上额外雇佣的临时工,一起修补起城墙来。
他也不把这事儿当成徭役来分摊,照样管吃给工钱。那百姓还能有谁不乐意?
当地富户少读书人也少,难得有几个明白人看在眼里根本一言不发——山高皇帝远,叶三郎要在东州府做土皇帝……他们横竖不亏。
话说叶珣这边花钱如流水,容嵘就得帮着回回血——她建了个毛纺厂,出产毛线的毛纺厂。
第二年的夏末秋初,几支商队先是乘船再走陆路,来到东州府治下的东兖县城外时惊讶无比。
他们也只不过是一年多没来而已,虽然上次到了的时候已经有所预感,但……若不是城门上的匾额依旧,他们实在不敢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