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学霸攻略+番外 陆尚恩 1654 字 10个月前

何清反驳:“那不是你在教吗,能不能别学了,你在旁边就是满满的peer pressure(同龄人压力)。”

林维桢说:“你的存在就是pressure吧。”

两个人顿了一下又都笑了。挂了电话林维桢正打算继续看书,忽地看见何清接着发了一条消息。

“那就永远做彼此的pressure吧,”何清说,“遇到每一个难关,我们都恰好是它的对手。”

真的出师了,林维桢扬起嘴角,想道,每句话都往心上戳。

两个pressure说到做到,林维桢照旧在各门课都拿第一,班里的留学生都习惯了,还私下赞叹说这可能就是“Chinese standard”。林维桢计划着暑假回去先准备保研,就奔着A大去了,不论成败地冲一次。

人总是要往上走的。

何清这边实验室终于迎来了突破进展,潜心准备三年,数据都指向最好的结果。一众人围在一起屏气凝神,数据出来的时候几个博士师姐都哭了。何清是大一下学期进来的,几乎参与了全过程,是实打实的自己人,心里也是欣慰而酸涩的感慨。

“一定要抢在R大前发出来,”博士师兄郑淼一只手拿着喝了一大半的柠檬茶,另一只手往天花板指,又慷慨激昂又有点可爱好笑,“从现在开始实验室就是我家。”

美国的R大医学院有和他们做一样内容的实验室,箭在弦上,如果不先发出文章,后果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淼哥,”师姐一边抹眼泪一边不忘打趣,“以前实验室也是你家。”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笑了,身在其中谁不懂这些酸甜苦辣。有人应和道:“最后一个月了,淼哥我跟你一起住实验室,这paper发出来实在太酷。”

何清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低头笑,反手捶了捶酸掉的脖子和肩膀。

他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表决心,说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的话,做事儿的时候却从来没退过,让人常常忘了他还是个一天到晚都有课的本科生,实验的压力都是额外扛起来的。

林维桢听了实验结果先是恭喜,随后又下意识地皱眉:“后面会不会很累啊。”

“没关系,”何清没撒谎,但有些避重就轻,“不到一个月,投入产出比很高,值。”

林维桢还是有点儿不放心,隔了几天再打电话,好几次何清都没接到。北京时间凌晨四点才回复他的消息:“刚结束,师兄点了夜宵还没到,我去外面给你打。”

打什么打,等电话的那个要心疼死了。

“不打了,你快吃点儿东西,快睡。”林维桢回道。

何清说“好”,然后就没音儿了。一屋子人是真饿真困,分不清是饿的难受还是困的难受。大半夜的也不敢放纵点龙虾烧烤,都是养胃的粥,何清随便喝了几口就放下了,临睡前又回了条消息:“周末给你打。”

工作狂开足马力谁都拦不住,林维桢舍不得说他,只能哄着:“好,晚安。”

隔着时差本来就不好定时间,到了周末两个人好不容易凑了一个小时,何清三句话不离实验,想来真是被这事儿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