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后腰抬起来。”
瘾君子又开始抬后腰。
“那是屁股!是尼玛的屁股!”吴清晨开始气急败坏:“尼玛屁股和腰分不清……学你妹啊!”
四个字,画虎类犬:这就是瘾君子接受吴清晨“定向传授”效果的最佳描述。
“没事没事……吴先生……”黄兴连忙劝吴清晨消气:“您用不着生气,犯不着和傻……咳,智商不太高的人一般计较……真没事,您已经明白了向近似人群‘定向传授’的难点,这一步相当成功……接下来,就看老师们的方法吧……”
随着黄兴这句话结束,老师们开始上场。
教师团队的第一步,就让吴清晨眼前一亮。
走到瘾君子们旁边,教师团队首先同时挑出来两位瘾君子。
挑好了瘾君子之后,教师团队并没有让吴清晨直接开始割草,而是让吴清晨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完整的“切割牧草”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先示范分解出来的第一个弯腰姿势。
吴清晨摆好姿势,教师团队便要求瘾君子a站上“牧草”平台,负责学习吴清晨的动作;瘾君子b则站到“牧草”平台之外,同步模仿瘾君子a的动作,给瘾君子a提供动作的对照,和进行调整的参考。
将本来复杂连贯的动作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静态姿势,两位瘾君子自然都模仿得似模似样。
先由一位瘾君子a模仿吴清晨,再用另一位瘾君子b模仿瘾君子a,此时看起来似乎多此一举,然而,已经做惯了农活的吴清晨,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瘾君子们都能轻松模仿出自己的静态姿势,这只是不需要进一步实际运用时的理想状态。
等学完全部的分解姿势后,肯定就轮到了真正割草的阶段,这意味着瘾君子们必须将分解的静态姿势重新恢复为连贯动作,到了那个时候:
站在“牧草”平台之上,实际学习割草的瘾君子a,立刻就从只需要操心吴清晨的姿势,进入到需要同时操心吴清晨示范的姿势,自己手中的镰刀,摆在面前的牧草,实际割草的效果等等一下子复杂许多的内容。
而站在“牧草”平台之上的瘾君子b,却自始至终都只需要模仿瘾君子a的动作,让瘾君子a清清楚楚地看到:究竟是动作变形,还是手脚太慢,还是出了其他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