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珩弯了弯眉眼:“猜的。”
姜祎的眼珠转了转,想起几年前小禛给她送零嘴被撞见的情形,不由得有些尴尬:“我不是贪吃。我也不总是这样的,你不要以为我是这样的人。我这次是太饿了。为了准备今年春祭的献舞,洛先生已经令我吃了一个多月的流食了。”
洛先生是宫廷舞乐司的祭酒,也是负责教导她的舞蹈先生。
少女说话时一双明眸委屈地耷拉着,令他想起了家里门房养的小奶狗。他不由得“噗嗤”笑出声。
姜祎见他笑,争辩道:“我没有骗你。我是公主,若非是为了这种理由,怎么可能偷吃。”
十四岁的姜祎腰身很瘦,脸颊也瘦得尖尖的,穿着这身量身定制的羽衣非常轻盈好看,苏珩突然一阵心软。
“我相信你。”他指了指膳房的门,“但依我猜,吴女史应当快要回来了。”
姜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俯身抄起水舀冲了冲沾了油渍的手,冲他点了点头致谢,便提起裙摆跑了出去。
黄昏时分,天色将暗。
浮云台下人头攒动。皇帝诏令,今年春祭,凡金陵城居民皆可前往观看献舞。
台上的景致被一层薄纱笼着,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酉时整,浮云台下,祭场四角传来了清扬婉转的琵琶声。
前来观舞的百姓议论声骤停。
箜篌与筚篥的乐声紧追直上,与琵琶合作一处。台上的薄纱拉开,一名身着粉色羽衣的少女跃然其上。
乐声缓缓,少女的身体随着琵琶声渐渐舒展开来,衣袂翩跹,动作柔而轻缓。
而后羯鼓的鼓点纷至沓来,愈发急促,少女足尖一点,浮云台上竟发出厚重的鼓点声,与台下的羯鼓遥相呼应。
台下百姓深吸口气,屏息凝神抬头再看,台上少女飘逸的衣裙与水袖蓦地漾开,系带飘扬,动作迅捷而有力,脚下的舞步与鼓点如出一辙。
原来这竟是一支鼓上舞!
浮云台的台面,竟然是由鼓面做成。
舞者须体态极为轻盈瘦削,才能立于其上。而舞动时却又不可失于力度,飘飘乎遗世独立,却又气势磅礴、汹涌澎湃。
黄昏金黄色的日光镀在少女轻盈的羽衣之上,众人仰视,却无一人可看清其面容。
宛若盛世之下,天神起舞。
春祭之后,金陵城曾去观舞的百姓皆口口相传,说宫中的乐平公主舞姿绝世,令人见之忘俗,实为盛世之象。
而之后坊间又有消息传出,当日公主献舞时伴奏所用的曲目名叫《醉太平》,是公主殿下亲自谱写。除此之外,公主的治国理政之才亦是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