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数篇她在国子监时的习作流传了出去,博得文人墨客交口称赞。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乐平公主一支鼓上舞,开启了属于吴国的太平盛世,名动四方。
一时之间,京城文人之中流行起以乐平公主之舞为题作诗作赋,歌颂公主为吴国的珍宝,是神明眷顾、皇帝清明、盛世太平的象征。
姜祎挑了挑灯台上蜡烛的烛心,火光变得更亮了一些,正伏案苦读的姜禛抬起头来,揉了揉眼睛。
姜祎支着下巴将身子斜靠在案几上:“小禛,看了一个时辰了,休息一下吧。我命人给你备了冰镇西瓜,还留了中间最甜部分挖下来的给你。”
姜禛已长成少年模样,眉目之间添了尚有几分稚气的成熟稳重,他摇了摇头:“再看半个时辰就歇。我要十分努力,将来才能好好辅佐皇姐。”
“辅佐?”姜祎叉西瓜片的手指微微停顿,“我只是个公主,何来的辅佐?”
“皇姐不知道吗?”姜禛从榻上下来,取了冰镇西瓜添到姜祎碗中,“京城里的文人都在歌颂皇姐呢,皇姐得民心,据说连朝中的大臣也有大半倒向了皇姐。皇上又这样偏爱皇姐,来日定是皇姐继承大统。”
姜祎咀嚼西瓜的动作都停滞了,她一把握住姜禛的手,言之凿凿地道:“这样的话你是听谁说的?你记得,以后不许乱传闲话,若是见了这样说的人,也要一律狠狠责罚。母亲没有偏爱我,你皇兄的才能也不在我之下,来日若是他继位,你也要好好辅佐他,明白么?”
姜禛张了张口,还没说出什么,便听到姜祎身边的大宫女白术行礼的声音:“大皇子殿下万福。”
姜祎回过头去,只见姜褚掀了帘子走进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皇姐原来在小禛这里,可真是让我好找。”
姜褚的眉目之间同姜祎很是相像,但是细看又多了几分深邃,尤其是一双眼睛,眸如点漆,俊秀逼人之余,总是令人看不透彻。
姜祎跳下榻去,欢喜地牵了姜褚的袖子,自怀中掏出帕子替他揩了揩脸上的汗。暑间酷热,姜褚又同翰林院的文官修史书到此时才散,自是又累又热。
她将自己的冰碗递过去:“小褚,你先吃着我的,我再命人去取。”
姜褚接过冰碗,微笑着看向姜祎:“不必,皇姐,你在同二弟读书吗?”
“是小禛在读,”姜祎爱怜地摸了摸姜褚的脸,“我好容易才得几天假,难得偷会儿闲,恨不得长在床榻上。”
姜褚失笑:“现如今京城里的官家少年和文人墨客,可都以皇姐为梦中的神妃仙子,不知若是听你这一番言论会作何感想。”
“不过都是母亲为我造的势罢了,”姜祎随口道,“其实很多有利于我的消息都是宫中有意放出去的,一开始写文章吹捧我的文人也是母亲命人暗中找来的。我只是个凡人,怎么可能像传闻中那样面面俱到?”
姜褚的眸中映出一瞬的烛光,似是自言自语地轻声问道:“哦,是母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