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在摆姿态等鱼儿上钩。却不料,意外横生……
此时宫中,小黄门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尖利:“传参汤”。关上门,他朝门口一个瘦小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做了个口型:“不好了”。
瘦小的小黄门连忙奔走,跑去寻找张让、毕岚等人的亲随。当天晚上,十常侍们聚集在一起,悄声商量:“天子重病濒危,太医说快要死了。”
“天子喜欢刘协,要写遗诏立刘协。”
小儿子刘协自小聪明伶俐,很得天子刘宏的喜欢。
“大将军何进岂会罢休?他心心念念要让妹妹的儿子刘辩登基。”刘辩已经十三岁了,宫外有舅舅何进,宫内有生母何皇后,他们这些宦官根本没法把持对方,自然是不想刘辩即位的。
“岂用加上这一遭?我们和何进的梁子平时就结得大了,刘辩登基后,何进必杀光我们。”
“现在消息还没有走露,绝对不能让何皇后和何进知道,否则我们这些知情人绝对没有好下场。”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定下了秘不发丧,诱骗大将军何进入宫的计策。
“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就以天子病重为名,召何进入宫。趁机……”张让做了一个斩头的手势。
过了两日,秘密潜入宫中的寒玦给荀澜带来了一个突兀的坏消息:“天子死了。”
“什么?”荀澜吃了一惊。他本来只是想让寒玦利用隐形的便利去宫中偷一下和氏璧做成的玉玺,免得日后便宜了孙坚。
危机时分,献出玉玺给诸侯借兵借粮还是可以的。这东西,在乱世可是一个硬通货。谁料汉灵帝刘宏死地如此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是不是宦官们秘不发丧?”荀澜想了想问。
寒玦点点头:“这个消息暂时无人知晓。”
荀澜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感觉到了倒计时的紧迫感:“我们得早日离开。”起码,在董卓乱京之前。
不然到时候仙道之名反而是累赘了。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董卓盯上,可没有什么好下场。
“刚才你可见过了徐晃?”荀澜问:“他有没有说现在排在门口前面的都是谁家人马?”
“前面的都是十常侍的车马。”寒玦答道:“后面的只能挤挤挨挨在一处。”
荀澜点点头:“你去和十常侍的人说,师父夜观天象,见星象骤变,愿入宫与张常侍一谈。”
第19章
不多时,张让以天子听闻仙长之名为由,派毕三接他入宫。
这个并不出荀彧所料,重病的人乐于抓住希望不放,何况现在到处都在传仙人道长的草木荣枯之术,只是:“天子缠绵病榻好些时日了,安之兄可通歧黄之术?”
连宫中的太医都无能为力多时了,天子刘宏耽于享乐,身体的亏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荀澜大言不惭道:“这正是我擅长的,文若不必担忧。只是我怕是要在宫中小住几日了,我要买的东西,得麻烦文若多费心了。”
“我已经安排了老仆带着徐晃去采买了,安之便安心入宫吧。”荀彧摸着胡须道:“想必安之已经胸有成竹了。”
“大抵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荀澜笑着说。
“那彧便等你的好消息了,愿安之达成胸中所愿。”
荀澜并没有把天子病逝的消息告诉任何人,就让荀彧继续误会他的目标是天子吧。临走前,荀澜提醒道:“文若,何进是个拎不清的,还是早做准备吧。”点到即止,和荀彧告别后上了宫中的马车。
入夜,深宫中。
一间灯光昏暗的小室内,张让、毕岚等大宦官围着一盏摇曳的烛火跪坐着,皆是一脸凝重之色。在他们身边的精致花瓶中,插着几支仿佛汉白玉雕刻出来的百合花,正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嗅着这股沁人心脾的味道,这十几人非但没有平心静气,反而更坐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