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摸着湿漉漉的发尾,还要晾好久才能睡,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真想兑换个电吹风啊!”

他一直都弄不来长发,之前同住一室的时候还有天生怪力的寒玦帮忙用毛巾绞一下湿发。现在自己动手,根本就擦不干水分啊摔!

只得包着头巾入睡,第二天一早把头巾一解,带上发冠,又是一名翩翩如玉的好儿郎。

喊上早起练剑的寒玦,带上礼物,揣着荀彧的推荐信,径直往徐庶家去了。

荀澜本以为出门够早了,且徐庶家就在阳翟城中,距离不远。谁料刚敲开门,看门小童就告诉他∶“先生刚出去了,不知何时才会回来。您如果有事情,就请改日再来吧。”

这个桥段,我熟!荀澜连忙说:“不论先生几时出门,我都等得。”遂态度谦和地报上姓名。

小童听得他是新任的颍川太守,立即改了态度。请他入内,又忙忙地叫人去找徐庶:“请您稍待片刻,仆这就让人去学堂请先生回来。”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若是不在学堂,多半是去好友家喝酒了,我也让人去找找看,就是时间得多耽搁些了,请使君见谅。”

徐庶乃是寒门出身,早年曾因为友报仇被下狱。本来在这个充满了门第之见的年代,寒门就难以举孝廉做官,更何况是留有案底的他。所以即使学有所成,也只在学堂教书,身上没有一官半职。

“不必了,”荀澜制止说:“我们在此等先生回来。”

寒玦略微诧异了一下,但也默不作声地随他坐下了。

这一等,便是到晌午。

徐庶悠悠回来用饭,就见小童站在门口,一副左顾右盼的焦急模样,不由奇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童连忙迎上前来:“您可回来了,咱们郡新任的太守忽然找上门来了!”

听闻小童一一道来,徐庶不紧不慢问:“你看他等时,可有不耐?”

“他一直坐在那,偶尔抿一抿茶水,也不和身旁的属官闲聊,看起来非常的……”小童想了想,用了徐庶教过他的一个词来形容:“气定神闲”。

徐庶怀着疑惑,掀开帘子进来。只见一俊逸不凡的少年正端坐于案几前,表情沉静,双目沉沉地盯着沸腾的茶汤,看不出丝毫的情绪。

“荀使君大驾光临,庶未曾远迎,失敬,失敬呐。”

从系统页面中回过神来的荀澜一抬头,正对上一瘦高的中年男子对自己拱手行礼。

这便是徐庶么?刘备最早期的一流谋士,后来被曹操用老母亲威胁骗走,推荐了诸葛亮给刘备的徐元直?

荀澜含笑起身,恭谨地回了一礼:“先生好,澜仓促拜见,给您添麻烦了。”

徐庶连忙道:“岂敢?使君快请坐。”

两人随即互通了姓名,荀澜正襟危坐,将荀彧的书信递上:“实不相瞒,澜孤身来到颍川,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但势单力薄,便冒昧来求助先生。”

徐庶利落地拆了荀彧的书信,一目十行地看完,抬起头来时候心里略有些复杂。

荀彧评价此人绝非池中物,却没有说哪里不凡。徐庶故意说:“我虽然有本事,却一直没有遇到明主,真是辛苦文若帮我到处推荐了。”

他这番话说得弯弯绕绕,谁料对方却真诚地点点头,话讲得非常直白:“元直是有大才的人,我听文若提到过先生的才情,虽然寥寥几句,却让人心驰神往,一直期盼着和先生见面。”

徐庶此人,沉淀多年。荀澜知晓他不仅精通军政的运筹帷幄,听说对奇门遁甲也非常了解,是个厚积薄发的大才。

倒是个直率的少年人。“庶何其荣幸啊,”徐庶唇角弯了弯,稍微客套了一下试探说:“您刚从京城回来,文若可好?”

荀澜笑了一下:“文若如今是深陷局中,当局者迷。”

“哦?”徐庶饶有兴趣道:“此话何解?”

成功吸引了徐庶的注意力,荀澜心下多了几分把握。他把和徐晃分析过的京中形势又说了一遍,这番说得更加流畅自信。

“元直且听我道来,如今京中势力分为……”

徐庶一开始还微笑听着,到了后面神情不由自主地肃穆了起来。再看荀澜时的眼神,已全然不同。

沉吟片刻问道:“使君的意思是,董卓将要乱政,且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