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其实这话只有三分真,但荀澜杀了临颍清风寨的匪首早先就流传开来了。毕竟杀了匪首得到临颍县的重金这件事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头等大事,谁都想代入自身啊……

太守命人带着许多人和牛羊从洛阳回来众人也是有目共睹,至于大街上大显神通,那毕竟是轰动洛阳的事情,只要是从洛阳回来的人,谁不和人说一嘴?

于是这真真假假的话流传得更快。

然而不出三日,又一则流言传了出来:

听说太守曾与秦朝东渡的徐福下棋,太守看起来年轻,真实年纪已经好几百岁了,有人在太守府看到太守夜里一头的白发,据说要打坐吸收月华头发才能变黑!

为了推波助澜,荀澜还兑换了一瓶染发膏,将一头青丝染成了白发,在施粥的时候给人看了几次。

很快,太守年纪到底多大的猜测压过了一切,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荀澜来历不可考。

荀澜还用积分和系统兑换了自秦朝开始失传的著名古籍,任太守府诸人抄录流出,引得文人竞相抢购。

些许时日,形形色色的谣言都出来了,和黄巾贼勾连的说法埋没其中,反而成了不起眼的那种。更何况,荀澜在阳翟施粥、施药之举,十分得民心。

“源头查到了。”徐晃依照荀澜的叮嘱,在各酒肆饭馆都派人盯梢,果然在他们的人散播谣言后,有人去主家报信。

涉及的人不止一家,徐晃列了个名单给荀澜。一如当时和文官们往来后,将他们来往的话记载下来,交给主公一样。

荀澜扫了一眼,名字不出他所料。

荀澜没有动怒,将名单暂时放置在一旁。他虽有心处置,但也得找到由头才是。这些人在当地经营多年,姻亲盘根错杂,若不能一击即中,才是后患无穷。

说白了,还是因为他根基尚浅,底气不足。

徐晃不忘提醒荀澜:“主公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还是得小心京中才是。”

“京中如主公所料,丁原和董卓起了冲突。”徐庶放下了京中探子来的书信,传阅给徐晃看:“董卓大败,暂且蛰伏。”

如同下设事务处一样,荀澜命人在京城买下来一家饭馆,专门用来传递消息。探子快马加鞭带回来的信息比朝廷一层层传下来的要快许多。

而且阳翟距离洛阳不远,只要探子星夜兼程,路上在驿站和早就等着的人接力,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可以把重要消息传递回来了。

在各个郡和封国中,他们的消息应该是最快的。

荀澜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重视信息差,所以这块容不得马虎。

“主公曾说,董卓必有动作,把持朝政。”徐庶求学和教学皆有些年头了,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如今朝中人心浮动,颍川又是重郡,已经有人想举荐自己一派的人,将在京中没有根基的您换下来了。”

在近距离地接触过荀澜这些时日后,徐庶已经决心站在他的一侧了。这个特行独立的年轻人身上,仿佛有光。

荀澜并不是很在意,自从他握住了军权,系统积分又增长了后,就开始在自己人面前一点点解放本性了。何况汉室衰微,他并不将这等威胁放在心上,直接说:“昔年董卓不听征召,朝廷不也无可奈何么?”

颇有点学习董卓拥兵自重的意思。

朝廷屡次征召董卓,不管怎么调职还是贬职,董卓一概置之不理,官职统统收下,自己牢牢握住兵权。

“只要实惠,不要虚名,这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荀澜没什么忌讳,想说就直接说了,因为系统已经提示他事实收服了徐晃和徐庶,积分增加。“事实收服”的意思是,虽然对方没有明确承诺为他效忠,但做了相应工作、忠心值超过合格线,便是收服了,积分 50。

系统在提示收服徐庶的时候,也告知了若是忠心值低于一定程度,会变本加厉扣分。换而言之,只要没听到提示音,在场的就还是自己人。

除此之外,照顾法正了这些时日,居然也达成了“事实收服”,积分 50,让他十分惊喜。

徐庶扶额,或许是道术在身,养成了主公蔑视皇权的性子。他本来是忠君之人,即使汉灵帝行昏聩之举,除了叹息,从来不会大骂君主,毕竟君权神授。然而……倘若君非真龙天子,有神赐福的人,就在自己眼前呢?毕竟主公这些时日,神仙手段层出不穷,让他不得不动摇。

暂时收拢了心思,徐庶开始替自家主公筹划:“主公万不可留下不尊汉室的名声,否则,即使朝廷暂时没办法,那些视颍川为肥肉之人,也会对您群起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