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甘宁挠了挠头:“害,其实谁做那个位子我都觉得无所谓啊。”他生在远离京城的巴郡, 又非遵礼守法的儒家人,对这方面没什么太大的感触。上面那个位子,按照他的想法,当是能者居之。

但这百年来小皇帝层出不穷,天子昏聩无能。甘宁觉得谁在上面都无所谓,反正当权的都是残暴无仁的佞臣, 作为老百姓的一员, 他都麻木了。

其实他最关心是寒玦救了天子后,颍川郡能不能跟着沾沾光, 拿点赏钱,顺便改善下军中伙食什么的:“就是董卓也太嚣张了,听到他在京城作恶的那些传闻, 真想去打爆他的狗头。”

荀澜忍不住笑了一下, 又问:“典韦说说你的看法吧。”

典韦费力地抓了抓头发, 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他这方面也是苦手, 但主公每次都雨露均沾,每个人都要发言。

他苦思冥想,憋出来了一句:“听说陈留王才八岁,即位为天子不大好吧。”八岁,能懂个啥?

“董卓废长立幼,又不得民心,陈留王这皇位不稳当啊。”荀澜感慨地总结了一句。

“主公的意思是?”

“就先藏着刘辩吧,我让人照顾好他,说不定会有大用。”荀澜想了想,横竖这时候洛阳里里外外都是兵,想要把人运出来难如登天,不如先和刘辩示好:“接下来,我们看皇甫嵩将军的动作。”

他本打算的是,若是皇甫嵩强势要求进城,再联合洛阳内部的曹操、鲍信、王匡等军中新贵施压,很可能将刘辩再度拥上皇位。到时候,凭借救命之恩和自己兵力的支持下,也能给寒玦、戏志才等亲信安排上职位,最好是实权的郡守。

毕竟儒家一直遵循长幼之序,不允许董卓这乱贼无端废立。

然而,荀澜没料到的是,董卓听了旗下谋士贾诩的“毒计”,找了一个和刘辩相似的少年郎,穿上刘辩的衣服,命人将其从宫墙上推了下去。随即,将刘辩的死讯昭告天下。

然后,董卓让心腹抓着穿着龙袍的天子刘协站在城墙上,命令皇甫嵩放下武器,独自进城,并责令军队回到右扶风。

他的女婿李儒自告奋勇,出城去见了皇甫嵩将军,劝降道:“将军,如今弘农王刘辩已死,汉室只剩下天子这一根独苗,您真的要坐视这唯一的血脉被董公鱼死网破吗?”

收到寒玦传来消息的时候,荀澜忍不住叹道:“不愧是有毒士之称的超级谋士贾诩啊,一下子就化劣势为优势了,打别人个措手不及。”

虽然是意料之外,但想到贾诩的能力,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贾诩在历史上,可是在董卓死后、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使得董卓部下改变投降想法,转而劫掠长安几十万百姓。也是致使长安死伤过万百姓、尸体阻塞了街道的元凶啊。

荀澜将消息分享给众人,众人皆气愤不已。

“真是卑劣小人!”

“如此欺君罔上,不尊汉室,这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他找不到弘农王,便寻人替死。”徐庶听得直摇头:“真是一条毒计,这贾诩非常人也。”

这样,即使别人得到了弘农王了刘辩,也没法打着帮天子铲除奸佞的名号了。

董卓已经将废天子已死的消息广而告之,且替身长得和刘辩相似,从宫墙上摔下来时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这样真天子也变成假天子了。

“是啊,贾诩这人就是毫无底线。现在能够证明弘农王身份的关键,在何太后,若是太后不幸遭难……”荀澜叹了一句,就不知道接下来,曹操能不能把何太后藏好了。

此时,京城洛阳。形势急转而下,曹操也没有料到,皇甫嵩明明都答应了太后的使者,表明了清除乱贼的志向,最后却被董卓拿捏着,单独进京落入了陷阱。

王允以自己过生日为名,请了信得过的朝臣来家中议事。众人谈到董卓嚣张无状、欺人太甚,又说到老将皇甫嵩如今在大牢生死未卜,忍不住落了眼泪。

几个四五十岁的老臣,竟哭得跟孩子一样狼狈。

唯有曹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将其重重置于案几之上,生气地道:

“哭、哭、哭,哭有什么用?董卓进京,有几个人劝阻何进大将军?董卓初入京城、根基不稳,我主张所有兵力集结一起,将其驱逐出京,可有人响应?”

一人羞愧道:“孟德……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唉!是我当日糊涂,悔之不及啊!”

又有哭声响了起来,哭得曹操头疼,霍然站起来说:“你们也不必哭了,杀了董卓,便一了百了!”

其实他这并不是气话,曹操看得清楚,董卓麾下虽然有诸多猛将和谋士,但没有一个人有董卓的影响力,他的女婿李儒也不行,皆镇不住场子。只要董卓一死,围绕着董卓的凉州军和并州军必定分崩离析。

且不说董卓的五六部下,吕布手下的并州军就先撂挑子不干了,肯定是不会服任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