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为了应对董卓搜寻何太后,曹操承担了沉重的压力。一旦被发现,他知道董卓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全家被五马分尸这种报复,董卓绝对干得出来。
曹操摩挲着腰边的黄金短剑,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忽然大笑道:“操,愿为民除害。”
回去之后,曹操便将何太后乔装打扮了一番,托付给了王允。为了防止何太后和弘农王刘辩一同被抓,他在寒玦将刘辩带走藏匿起来后,就跟寒玦、戏志才断了联系。防止一方被抓,两方都要沦陷。
随后,曹操假称找到了玉玺的线索,去了董卓的府上。董卓问曹操为什么姗姗来迟,曹操便寻了个借口说:“劣马脚力不行,真是耽误事情啊!”
曹操办事机灵,在玉玺一事上一开始就对自己投诚,董卓很喜欢他,觉得曹操是京城中少有的聪明人。
听他这么一说,便爽快道:“让我儿奉先给你挑一匹好马来!”
吕布一走,曹操见屋内只剩董卓一人。董卓昏昏欲睡,听完假线索之后,靠在榻上眯了一会儿,竟睡着了。
曹操见状,就想下手。他这柄荀澜所赠的黄金短剑削铁如泥,若是一击必中,董卓必死无疑。
但事到临头,又犹豫起来。
董卓的身躯这么庞大,若是被他避开了要害……还有,若是他大声疾呼,惊动了吕布,自己岂不是要被吕布砍成乱泥?
他的额头上沁出了汗水。但若是再不下手,吕布随时都会回来。
吕布不守在董卓身边的机会难得,若是浪费掉了,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他正拔刀下手,不料董卓忽然睁开了眼睛:“你在干什么?”
曹操一时间惊慌失措,刀完全刺不下去了,连忙跪下说:“下官有口宝剑要献给董公。”
曹操骗过董卓,借口试马,打马而去。他寻思着颍川最近,便投奔荀澜而来。好在他有之前给董卓办事留下来的腰牌,出城并没有经过多少的盘查。
在曹操来之前,荀澜就接到了寒玦的飞鸽传书。
“唉……果然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兜兜转转,竟又回到了历史的正轨之上。”他做了这么多努力,还是没有改变种种大事的发生。
不论是董卓专政、汉少帝刘辩被废还是曹操刺董,都还是发生了。距离曹操广发檄文,十八路诸侯集结伐董,也当不远了。
荀澜感慨地摇了摇头,寄了回信。
他要命人运送一批新出的纸张和《三字经》到洛阳,看戏志才利用这个能运作到何种的程度。又让寒玦利用京中的动荡,买些马匹回来,刘辩则交给戏志才,他应当知道要如何劝说这位废天子乖乖的。
因为之前封城的时候,许多做交易的胡商也被关在了城中。城中人心惶惶,谁都没有心思买马。这些马匹的日常嚼用,每天都是一笔支出。已经赔了这么一笔钱了,一定要在京中成交才行。
否则,直接拉回去,赔本更多。
但京中的大户人家,大部分人都因为董卓血洗的手段惴惴不安。董卓这几日接连将卢植、皇甫嵩等老臣下狱,还要牵连亲友。两人门生无数,京中自然是人心惶惶。
寒玦趁机压价,买了几十匹好马回到阳翟。临走的时候,他看到洛阳的城墙上已经贴出来了曹操的通缉令。
上面画着曹操的肖像,罪名是刺杀董公,若有人发现他的踪迹,则赏金万钱。
寒玦摇了摇头,快马加鞭往阳翟赶去。
回到阳翟的时候,正遇到甘宁在城外热火朝天地训练,带领着一帮人练习钩马脚。真勾那是万万不能的,马匹是十分珍贵的战略资源。他让兵卒们包着头,穿着上好的铠甲、包裹着头盔,练习如何在保住自己的前提下从侧面钩倒马脚。
寒玦料得荀澜会大规模招募兵卒,因为颍川郡和何太后、废天子刘辩联合一事,在委任豫州刺史的诏书上就暴露了。
董卓在京城中秋后算账意味正浓,自然也不会放过颍川郡。所以他料得荀澜必定会有危机感。但没想到荀澜并没有调兵遣将,也没有搬迁府邸到距离洛阳更远的谯地,只是让众将领加强训练。
“你回来了!”迎接他的语气也一如既往地轻松中带着欢快。
“嗯,”寒玦浅浅地应了一声,唇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太守府一切安好?”
他将一直藏在胸前的隐形发带还给了荀澜。
“放心吧,一切好得很。”荀澜随手接过来,塞在了袖子里,顺手拍了拍寒玦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