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平安回来就好,今晚上给你做好吃的,弥补一下这些天的奔波劳累之苦。”他知道寒玦性喜洁,简单聊了几句就催着他上楼换衣服。

咦,怎么感觉寒玦又长高了?

寒玦上楼的脚步顿了一下,忍不住提到董卓的报复一事:“董卓在京中大肆追捕,曾经反对他的人,都被下了大狱,我们是否要准备好应对之策?”

第46章

荀澜摆摆手, 语气轻松:“只要颍川兵强马壮,董卓非但不敢攻讦我, 还要拉拢我呢。”他正打算找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你方才说到袁绍公开呛他,董卓也没敢动手啊。”

想想荀澜都替汉室觉得悲哀,董卓敢杀太后、敢杀皇帝,却不敢杀士族的代表袁绍,也不敢杀大儒卢植。

可见天子的存在感是多么薄弱啊,汉室竟衰败至此!

寒玦提醒说:“但袁绍也率领自己的御林军亲信,星夜离开京城了。”显然是担心自己留下来后, 遭到董卓的报复。

“别担心, 这个晚上我们再详说。”荀澜推了推寒玦, 轻快地在他肩膀上拍了几下。看他泛着红血丝的眼睛就知道熬夜骑马回来的, 需要好好休息:

“你先去换衣服洗澡吧,这些天, 我让他们在厨房侧面盖了个浴室, 取个干净衣服去就行了,回来咱们吃晚饭。”

唉, 怎么一段时日不见,寒玦的美貌这么亮瞎人眼啊。荀澜摇了摇头,果然是许久没见到美男,免疫力都下降咯……

京中一如荀澜所料。董卓对都城中曾经反对他的人下手毫不留情,牵连甚广,连他们的亲友都不放过。一时间, 洛阳的大牢里人满为患。

对于意图行刺的曹操, 董卓愤怒地在全国发布了通缉令, 要捉拿他回来大卸八块。

至于逃走的袁绍, 董卓并不敢追究。因为袁绍出身名门,四世三公之后。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在朝廷中也是树大根深,杀了他相当于和士人阶级翻脸。

这时候谁都不敢公开和士人阶级宣战,毕竟还要依赖他们来统治天下。

所以在女婿李儒的劝说下,董卓不情不愿地把大儒卢植给从大牢里放了出来,又以为天子的名义下了一封诏书,封袁绍为渤海太守,以示安抚。

“何太后死不见尸,十分蹊跷。”李儒早就觉得何太后没有死。否则,一国太后,尸体怎么会平白消失?

“下官命人拿了她的画像在城中四处搜捕,却毫无行踪。董公,您说她不会已经和废天子刘辩汇合,偷偷躲起来了吧。”

朝臣都是见过太后和刘辩的,抓不到两人,董卓也觉得坐立难安,毕竟始终是个隐患,当即道:“你命人加大搜捕的力度!”

李儒又问:“颍川郡太守私自联络何太后,还得了豫州刺史一职,公觉得如何处置才好啊?”

听到荀澜的名字,董卓面露沉思,他不愿意露怯,只说:“我也听说了他的种种手段。”

“董公,此人不容小觑啊。”贾诩开口道:“能在整个洛阳百姓前面使得百花绽放,又能在阳翟这些时日处处显露神仙手段,必定是有真本事在身的。”

董卓也是这样想的,他总是听到各种传闻,每次听到都觉得心里痒痒的。

李儒也说:“听说他还在阳翟的城墙上悬挂了一个红色的法器?往来的行商、阳翟十万人都见过这个东西,想必不会有假。”

董卓犹豫道:“这……你们说当如何处置才好啊?”

“听说昔日十常侍也对他恭谨有加。在他去颍川的时候,甚至白送了一千人手和大量的牛羊去,可见此人相当不好惹啊。”连十常侍这么嚣张的人都要笼络他。

董卓愈发忌惮起来,他曾靠着贿赂十常侍封官,自然知道十常侍多么的不好糊弄。

“董公,不如容我去探一下他的虚实,再定夺也不迟啊。”贾诩道:“此人会隔空取物之术,若是平白招惹了他……”

他言已至此,董卓自然心领神会。会这种神通的人,惹急了他,不知道会不会做出诅咒的事情,甚至隔空取人性命。

董卓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自然不敢犯险。荀澜当然没想到震慑住董卓的居然不是自己的专门克制骑兵的钩镰队,而是仙长的虚名……身为一郡太守,他如今考虑起来京中之事,多从实务出发。

毕竟,演义里面就有前车之鉴。道士于吉在江东,可是人人跪拜的神仙道长。孙策却说于吉惑乱人心,毫不留情地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