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首先,袁术被黄盖统率兵马从南阳郡赶走,不得不带几千人南下荆州。他在荆州南部和宗贼勾结在一起,盘踞在襄阳一带,这一路诸侯是废了。

西凉马腾、北平公孙瓒、北海孔融三路诸侯虽然加入讨董联盟,但距离太远,且皆按兵不动,这三路除了喊喊口号,没什么用处。

真正讨董的也就骁骑校尉曹操、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兖州太守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西河太守崔钧、长沙太守孙坚的人马,再加上最晚到的自己,满打满算也就十三路诸侯。

其中猛人孙坚单独一路逼近汜水关,河内太守王匡、西河太守崔钧屯兵在河内郡不动。在酸枣会盟的一共十路诸侯,根据传回来的情报,曹操兵力最弱,手头只有五千兵力,其余或多或少有一两万人马。

酸枣联军的实际人数大约十万人,但号称二十万大军,听上去声势浩荡,声震洛阳。

小有资产的富户和消息灵通的世家豪族,早就通过《颍川快报》知晓了洛阳面临围城的危机,一直有人悄悄收拾金银细软和粮食,离开洛阳,前往了赋税少、有神医的颍川郡避难。

从洛阳到颍川郡的治所阳翟,并不远。而且听说豫州到处派兵清理贼寇,不但整个豫州安宁,连其他州郡通向豫州官道上的贼寇也一并被扫荡了。听说豫州还有小股的骑兵,经常在官道巡逻,为往来的商队和百姓护航。

这些人一路走得十分顺利,到了豫州,听看门的守卫说,拦路的强盗早被他们一锅端了。

其实,一开始剿匪并不顺利,强盗尝到了豫州骑兵厉害后,总是望风而逃,往密林里一钻,十分难找。

不过,他们按照荀州牧的命令,派人经常扮成行商,引强盗前来,布下陷阱,剿灭小股盗贼的效率就提高多了。如今,从洛阳到阳翟的这条路,可谓是每天都有扮成行商的兵卒巡逻。

颍川的纸坊、报亭、糖坊、酒坊等店铺在洛阳经营了大半年,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和会员。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不久,店铺的掌柜就悄悄告诉会员,若是安全避难,可以藏身在商队之中前往颍川。

颍川的驿馆、客栈和平价旅舍应有尽有,其中悦来客栈高端、干净,保证住得比家里还舒服,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各色需求。会员若是在平价旅舍常住,价格还能再下降两分,对不舍得出大钱住店的人而言,是绝佳的选择。

荀澜命豫州的商队,每天都大张旗鼓地进入洛阳,晚上将人藏在太平车的木桶中,带许多人出来,掩盖洛阳人员流出的事实。

洛阳的守卫检查大商队,被塞了钱后往往十分敷衍。所以有许多富户,就这样搭着顺风车悄悄溜走了。等董卓的部下发现洛阳富户大量逃走的时候,已经迟了。

为了应对诸侯的讨伐,董卓横征暴敛,强迫洛阳及周遭的百姓每家每户都要献出军粮。献的不够的,凶狠的凉州军就直接冲进去翻个底朝天。若是再不够,就拉走儿女来抵。一时间,整个洛阳哭声遍地,百姓对董卓恨得咬牙切齿。

面对这样的苦难,百姓不知何去何从。许多贫苦的百姓一辈子连村落都没有出过,绝大多数人,去的最远的就是县城。遭遇这样的磨难,除了把粮食藏得更深一点,自己扒树皮吃,简直别无他法。在这样的背景下,荀澜的“蓬莱仙道”秘密流传起来。

张角的黄巾以太平道秘密结众,以救治疾病为号召。张陵的五斗米道称自己受太上老君之命,被封天师,要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但说白了,这些道派广受欢迎的根源在于号称符水能治病,给了病痛中的百姓一缕希望。

荀澜深入百姓中调研后,就取其精华。他自封为天师,称受太上老君之名来解救苦难中的百姓。

荀澜本来是不想传教的,但无奈五斗米教在蜀地传播地厉害,且大有向中原蔓延的态势。在这种民不聊生、百姓急需信仰的背景下,自己不传,相当于将地盘拱手让给他人。所以除去已十分有威望的豫州,其他的地方他已经挑选了聪明伶俐的人去传教了,以洛阳一代为优先。

传教徒带着药材和容易携带的盔饼潜入董卓的地盘,一边救治百姓,一边秘密传播“蓬莱仙道”,称荀州牧是受太上老君之名来解救苦难中的百姓,让大家等待荀州牧的到来。这一举动,为日后荀澜占领全国,百姓大开城门、夹道欢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说到盔饼,这是荀澜特意命人制作的,乃是把饼中的水分烤干,变成容易携带、不易腐烂的干粮。

这次兵发酸枣,他们的军粮里就有盔饼。现在荀澜就和郭嘉、甘宁等人坐成一圈,把盔饼掰成小块,泡在羊肉汤里吃。

“主公,这次兵粮怎么这么好!”甘宁刚和他们会师,唏哩呼噜地喝着羊肉汤,大口咬饼。

其实从战国以来,军粮都是以小米为主,以豆饭为补充。军队生火做饭,就是简单地用陶锅来煮粥。这时候大铁锅还是比较稀缺的东西,不是每个军队都能配备足够铁锅的。

荀澜笑道:“就杀了两头羊而已,也不是每天都有。平时都是豆饭和小米粥,五日吃一次羊肉泡锅盔。”

其实两头肥羊煮成的羊肉汤,不过是有个羊肉味而已。他们虽然是统率军队的头领,也在荀澜的要求下,和其他兵卒一样,都是吃大锅饭,荀澜的碗里也没有一片羊肉。

甘宁一口气喝完,回味了一下:“主公,我好像吃出了胡椒粉的味道。”

荀澜点点头:“的确是让伙夫在里面撒了胡椒粉。”不过味道已经稀释地差不多了:“你的鼻子倒是越发灵敏了。”

以前在州牧府,每次做什么好吃的,甘宁都是闻味而来。

“这饼真是越吃越有滋味。”甘宁喝完了汤,开始咯嘣咯嘣啃饼。

荀澜一边泡饼一边感慨,甘宁这牙口可真好,就他一个人逮着硬邦邦的饼啃,也不用热水泡。

多亏了石碾的推行,如今可以将麦轻松脱壳。再做成面饼、将水分烤干,就是十分奢侈的军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