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第 227 章

“这手环一式两只,一只我戴在身上,另一只,”杨笺将林珝手中的手环放回玉盒里,认真叮嘱她,“等难受的时候再戴。”

“为,”林珝眯了眯眼睛,看看杨笺又看看手环,不由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为什么不将手环给别人戴?”

让别人戴手环,到时候就可以让别人替她和杨笺承受怀孕生产的痛苦了。以杨笺的为人,林珝不相信他想不到这一点。

杨笺没想到林珝会这么问,当即就被林珝气笑了,“我若是交给别人,你又岂能气顺?”

呃?

林珝眨眨眼,顺着杨笺的思路想了一回,她发现如果杨笺真将痛感转移的手环交给别人戴或是戴在灵兽身上,她还真可能为这事跟杨笺闹一场。

凭啥你们男人就不能‘享受’一回怀孕生产的幸福呀。

“你骗我的还少了?哼,我才不信你会这么老实呢,”林珝理不直气也壮的质问杨笺,“老实招了吧,就别让我动心思了。”

杨笺摇头,“...这东西你赶着要,时间又紧,只能做出这一种来。你是孩子的母亲,我是孩子的父亲,因这份以孩子为媒介的血缘,才能让痛感转移。”旁人戴了也没用。

原来是这样。

林珝听完心下点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杨笺,捧着玉盒回屋了。

杨笺:这是遗憾在不能伤害自己的情况下,让自己吃点苦头吗?

……

又过了几年,原本想要干满二十年的黛玉,因着三年一任之故,又多干了两年。

四十二岁递了辞呈

后,黛玉又请旨将爵位转给黛玉,呃,这话有些绕口,就是致仕的林小弟请旨将爵位让给其长姐林黛玉。

而他则会护送林如海和罗宁回姑苏定居。

早年启恒帝就说了,无子可让亲女继承爵位,不过要降一等袭爵。这回林小弟上了折子后,启恒帝允许的同时也没让黛玉降等袭爵,而是原爵位继承。

朝中官员闻言,都是左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哪怕不合启恒帝早前立的规矩,也没谁敢冒头。

他们一怕启恒帝不听劝,还反过过来‘劝’他们。往往不管什么事被启恒帝用他的方法劝一回,就是不死也要蜕成皮。二来也怕还在世俗界的那位性子不是很好的瑶光公主记恨他们多管闲事。

世人都知道瑶光公主是那位林大姑娘一手教养长大的,这会儿要是因着这点破事就入了瑶光公主的眼,岂不得罪了瑶光公主?

得不偿失。

而且他们听说那位林大姑娘虽然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修真界,可却一直不曾婚嫁,不管爵位是给了她还是同样不曾婚嫁的林家独子,朝.廷早晚都能将爵位收回来。那他们现在就跳出来...图啥呀。

总之启恒帝为黛玉破了例,朝臣们都没有跳高似的出来发表意见。可他们不知道,这种破例的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以后...想来他们总会习惯的。

←_←

黛玉都四十二岁了,林如海和罗宁的年纪就可想而知了。

罗宁在哪生活都无所谓,毕竟哪都不是她的故乡。到是林如海近两年时常说起幼时在姑苏老宅的事,于是黛玉便决定退下来后先送父母回乡养老,然后再慢慢接手那些瑶光庙。

还挺着孕肚的林珝又和黛玉商量了一回,最终便定下了全都回南的决定。

妙玉也是南边的,听说林家要回南,只想了一回便决定跟他们回南边。贾家祖籍在金陵,但惜春却是自幼生活在京城,也是略长些才被林珝带着出去玩过几回。

她与宁国府的人不亲近。迎春长居北静王府,又是个你不去见她,她也不去见你。不请她出来,她就不出来的性子。平儿那边,嫁了三个女儿后,就守着儿子过日子。不过她儿子性子老实,但也不是只想守着那点家底过日子的人,成亲后便寻了个活计,带着平儿和媳妇离开了京城……惜春想着处得好的都离开京城了,不由也生了跟林家回南的心思。

可能是玲珑洞府和飞行法器于几人都不算稀奇新鲜了,所以林如海和罗宁便想着坐船回南,用一种慢游的速度走一回大运河。

按林如海的话,这辈子肯定就这一回了,若下次还要来京城,不是坐传送阵就是让林珝送他们了,所以机会难得还是别错过了。

说起来,林珝也正经有许多年没有坐过船了,虽然她现在仍需要生活在玲珑洞府这种灵气浓郁的地方,但她可以将白玉楼梯架在船上呀。得闲了就从楼梯下到甲板上,也是两不耽误。

举家搬迁,最麻烦的就是行李和产业了。

不过有林珝这个作弊器在,这最麻烦的还真不是什么麻烦事。

拿出几个储物袋,虽然他们没灵气用不了,可林珝有灵气呀,林珝可以帮他们都装到储物袋里,等到了姑苏再拿出来。

于是除了一些路上会用到的行李,其他的行李都被这么装了起来。

林家找来的是条三层楼船,因此行除了男仆就只有林如海一个小老头,所以也没分什么男女区域。

一层及一层以下给了所有仆役住,二层十个房间被改成了五间,林如海罗宁一间,黛玉自己一境,惜春和妙玉一间,剩下的一间给了几个大丫头住。

三层是个大花厅,不能住人,不过到是可以当成众人休闲娱乐的地方。

至于跟着一块回姑苏的林珝,她将白玉楼梯架在二层的甲板上,高度只比三层甲板高了半丈。

众人若是在船上呆乏了,或是

晕船了便可以到林珝的玲珑洞府来。不过这些人可能是早就习惯了玲珑洞府,到没谁觉得难得的。

这两年,杨笺大半的时间都在林珝这里,不过他却极少出现在人前,一般都是呆在中间那处的五间房里,而林珝平时招待客人什么的都在前面的三间小屋里。便是有客人上来了,也是互不影响。

京城那边,林府和林珝的洞府那边都留了人看宅子,到是早先惜春和贾敬的那处宅子和其他铺面产业都被惜春卖掉了。

惜春跟林珝同岁,也只比黛玉小两岁,如今黛玉都四十二了,惜春又能小到哪去?

至少她知道这一离开,今生都不会再回来了。

既然不会再回来了,那她还留着那房产做什么?

卖了吧,省心。

她和妙玉商量过了,等到了姑苏就住在林家老宅里。

林小弟已经去了修真界,黛玉又说之后会去查看一下大夏境内所有的瑶光庙和养生堂的情况。这么一来苏姑那边就只有林如海和罗宁两个老头老太了。林家老宅极大,家里就只有林如海和罗宁两个老人,多少有些让人不放心。

她们受林家庇护多年,也是时候为林家和罗宁出份力了。

原本罗宁和黛玉就想让她们俩住在家里,见她们也是这个打算,到是皆大欢喜。

一时到了吉日,一行人便乘着马车去了码头,启恒帝念着林如海父女那些年为朝.廷和百姓做的实事,虽没再加封什么头衔,却让沿路的官员们用心接待。不光如此,启恒帝还下旨派人快马加鞭去姑苏帮忙重修了一回林家老宅。

林家老宅年年都会修缮一二,这次林家举家回南也提前派人回去过了。所以启恒帝这个修,是名词不是动词。

他此举的用意也不过是让姑苏地界的人知道一回林家仍旧圣眷隆重。

出行这天,阳光极好,风也不大,众人站在甲板上与送行的友人挥别,不由都有些感慨万千。

“六岁那年带着才四岁的珝姐儿来京城,因听说二太太与太太不睦,为人又有些...真性情。我们俩当时也是沉不住气,性子也不好,便弄了个三身佛非要从荣国府的正门入府。”黛玉回想当年初入京都时的点点滴滴,如今物是人非,却仍让黛玉感谢上苍。

此行经年,她在意的人,一个都没少。

“就那般架式,咱们入府的时候不也吃了个下马威?那桃花源也就位置好,其他的哪里好了。”折腾那么多都没得个好住处,可见那家人什么成色了。

林珝的肚子已经大到了看不到脚尖了,看样子随时都有可能生产,但这样的情况林珝已经有一年多了,所以大家也都淡定了。

此时看她扶着丫头的手站在甲板上,众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到底啥时候生呀。

“我和老林当年也是从这里离开的。”罗宁上了年纪,这几年尤其不耐风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也说起了当年出使各国的事。

顺境与逆境,生机与死亡,可到底还是让他们带着粮种活着回来了。

惜春也是头一回知道罗宁是从这里上的船,她一直以为是半路插进来的。

也就是说,当年姑妈是在京城的。

惜春垂眸,转瞬间便想到了罗宁当初为什么没回荣国府,而是直接跟着林如海出使了。

若是当年姑妈回府看望老太太,以老太太的性子肯定是不会让姑妈跟着离开的。

想到这里,惜春也不由又想到了荣国府和老太太,以及她老子。

看一眼仍旧二十岁模样的林珝,惜春轻轻的笑了。她小时候对林珝老复杂了。

感谢她,因为她的出现她爹才会记起自己还有个女儿。

可也嫉妒她,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在她爹心里林珝都比她这个女儿重要。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林珝,她和她爹不会有后来的日子。

她也许会

像探春和巧姐儿那般,进一回天牢……

妙玉到没太多的想法,她自来性子就左的紧,也是个喜散不喜聚的日子,见一群人傻呼呼的站在甲板上,她只略听了几句便转身回了她的舱房。

舱房经过改动,两间变一间,正好给她隔出了一间静室。

她今天还没有念经书呢。

对了,得让人先将她准备的坛子拿出来,弄些江心水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