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不悦的语气让文武百官全都屏住了呼吸。
效古先生却浑然未觉,恭敬道:“谢陛下夸奖,草民不敢当。”
夸奖?
众人都瞪大眼睛看他,他哪只耳朵听出这是夸奖?
嘉和帝也给气笑了,索性不和他打哑谜,直接问道:“有人弹劾你为师不尊,教坏学生,败坏书院的风气,你可知罪?”
“草民不知。”效古先生一本正经道,“陛下不要听那些眼皮子浅的人胡说八道,草民此举是为了增进学生们的同窗情谊,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们的报国热情,陶冶学生们的高尚情操,并且通过实践来告诉他们,好的文章是发自心灵的真情实感,而不是靠华丽辞藻堆积出的空洞之谈。”
“……”
满殿的官员都听得目瞪口呆。
不愧是做学问的,这嘴皮子,这脸皮子,这脑瓜子,这,这也太能扯了吧?
这就是大儒呀?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呀?
怎么听着跟街上拿着幡子招摇撞骗的算命先生一个德性?
孩子们跟着这样的老师,能学个什么好?
怪不得隔墙对山歌的事都做得出来。
有其师必有其徒啊!
江潋站在嘉和帝身边,唇角几不可察地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