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皇上和叔父情同手足。叔父薨时,皇上因大局之故,隐瞒了消息,对你定然心怀愧疚。你以清流之身份,挟赫赫战功,定会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同时皇上就算对你有所顾忌,也不可能逼迫太甚……据我推测,皇上让你去长安,其目的无非两个。其一,你在河洛根基太厚,他需要削弱你在河洛的根基,从而可以更牢固的掌控中原;其二,你失了根基,皇上会做出相应的补偿。如果能有人帮衬,甚至会让你执掌禁军……而你在长安,根基并不牢固,皇上无需太过担心,甚至你在长安做些出格的事情,皇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等情况下,以你的性子,怎可能做出选择?说不得又要左右逢源,而后谋取更多的好处。”
如果是在李言庆刚重生的时候,他会嗤之以鼻。
但是当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打下了牢固的根基,甚至进而可能在朝中自成一派的时候,李言庆的想法,自然会随之出现变化。李二,似乎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大;李建成,也不似史书中所说的那么昏庸。这两个人,似乎都不值得自己依附。而且就算依附过去,他二人也会怀有猜忌之心。既然如此,又何必要表明立场呢?有时候,中庸也是王道。
至少就目前而言,长安权势最盛者,是李渊,而非他的那些儿子……
李言庆不由得笑了!
长孙无忌这番话,正中他的心意。
如果说,他之前还有些犹豫,是否要依附李建成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做出了决断。
前世宦海沉浮,令言庆拥有足够的经验。政治斗争,有时候并不是需要坚定的立场,更多时候,是不断的交换和妥协。往往在博弈中占据上风的人,绝不会轻易的表现出他的立场。
特别是拥有了足够的资本之后,平衡最为重要。
“天不早了,早点歇着吧。
我已经让人通知三哥,想必他已经开始行动了。”
说罢,李言庆起身,走出房间。
长孙无忌长出一口气,一头躺下去,闭上了眼睛。
“养真,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甘为人臣的家伙……嘿嘿,如今局势,且看你如何翻云覆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