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赵武马上下令:“上军就驻扎原地,鲁国、卫国、许国各自把守一座城门,一旦齐军出城攻击,请各军坚守,而后燃起烽火,等待我军救援——诸位放心,我这里有戎人、狄人,加上赵氏武士与许国骑兵组成的五千骑兵,这支军队洒出去,足以粉碎齐国人的任何反击行动……”

鲁国的叔孙豹是君子,他悄声提醒:“兵法云:围三阙一……”

围城战是残酷的,等待守军粮食吃光,城里的百姓大约要饿死一多半。这样的话,一旦守军屈服,城里向胜利方交纳征税的人口就减少了,为了粉碎守军的抵抗意识,却不伤害胜利后的征税收入,兵法上常常要求给守军留下一个城门,以便守军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补给。

但赵武却对这种方法不屑一顾:“粉碎齐国人的抵抗意识,不是靠仁慈就能获得的。齐国人骄横了多少年了,不自量力了多少年了,这次我要让齐国人想起战争就恐慌……好了,你等各自去城门修筑营寨,准备长久围困临淄。”

韩起的谋士田苏阴阴的补充:“没错,齐国的大子就在城中,他们的国君也在城中。四面包围的齐国都城,齐国的主脑就一网打尽了,这些不自量力的公卿被俘后,才能真正的体会我晋国的强大,才能一劳永逸的消除战争。否则,齐国那位混蛋国军逃走了,他还会在别处继续不自量力的抵抗。”

稍停,赵武转身向齐策交代:“命令我们甲氏的部队加快脚步,在正月之前赶到临淄城下,我需要工匠们尽快制作攻城器械,正月初一,我军发动主攻,我们一起进城,住进齐国人的房屋避寒。”

齐策躬身:“喏!”

临淄城下,联军开始紧张的修筑营寨。晋军主力撤退后,大子光打算组织一次反击,晏婴立刻阻止说:“城下打着赵武子的军旗,赵武子还没有撤,公子可记得赵武子以前的战绩——他擅长突击,尤其擅长追着反击的部队夺取城门。”

大子光犹豫了,时光在他的犹豫当中慢慢度过。

数日后,联军撤到了鲁国,鲁襄公在蒲圃(鲁国著名场圃,类似于现今国家广场之类)以“三命之服”盛情招待并感谢晋国的六卿,以“一命之服”款待晋军的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等官员。特意赠送给荀偃锦一束(五匹),加以玉璧,马一乘(四匹),最后送上已故的吴王寿梦的鼎一尊。

此时,荀偃昏迷的时间多,清醒的时间少,晋平公已经先期回国。范匄扶着荀偃的车马渡过黄河,等晋军的战船登上黄河北岸,范匄下令全军举哀——荀偃在渡河的船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倔强的荀偃临死还双目圆睁,而且牙关紧咬,无法在嘴中放入宝珠(古人去世应含珠玉)。范匄不知何故,擦拭完荀偃的尸身后,反复将手清洗数遍,而后手抚荀偃尸身发誓:“主(属下对上级称谓)死之后,我们岂敢不如同侍奉您一样对待荀吴!”

荀偃的尸身没有反应,范匄旁边的下军佐栾盈插嘴说:“主是不是因为没有彻底完成伐齐使命而不甘心呢?”

范匄打了个哆嗦,回身瞪着自己外孙栾盈。栾盈马上补充:“副帅,请你再问问元帅?”

于是,士匄再次抚尸,发誓说:“主死后,如他果我们不能继续讨伐齐国,有(黄)河为证!”

话音才落,荀偃的尸体慢慢阖眼、牙关放松,让范匄轻松的把玉含入荀偃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