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刺史刘岱三呼万岁,爬起身来,神色庄重地从太监手中接过圣旨,复以双手高举过顶,刚刚跟着爬起身的文武官员复又辛苦地拜倒在地,此起彼伏地朗声高呼:“恭喜州牧大人、贺喜州牧大人~~”
刘岱脸上露出一丝得意,朗声道:“诸位何须如此,都起来吧。”
“谢州牧大人。”
众文武官员再顿首,礼毕起身,各归本位。
刘岱谴左右将宣旨大监带下去休息,这才将圣旨小心卷起,供于堂上,上完三柱香,三叩首毕,始转过身来,喜笑颜开地向一众文武官员道:“本官已经命人备下筵席,诸位且请入座,今夜不醉不归,哈哈哈~~”
“多谢州牧大人。”
众皆谢过,相偕入座。
稍顷,家奴将筵席流水般搬了上来,刘岱高据主位,治中、别驾、薄曹、兵曹等大小文武官员分居左右,又有东平相张邈,金乡令程昱,高平令满宠,中牟令陈宫四人结伴来贺,陈留太守孔伷亦谴长史潘勖前来相贺,忝居末位。
酒过三巡,忽有小吏入内禀报:“大人,济北相鲍信求见。”
“鲍信?”
刘岱闻言一怔,他与鲍信素无交情,此次奉旨牧守兖州,正欲撤换各郡国之太守、国相,代之以亲信知交,以便执掌一州之事,鲍信赫然也在其列。此时闻听鲍信求见,不由得心生疑惑、难测来意。
东平相张邈见刘岱神情犹豫,忍不住劝道:“大人,尝闻鲍信颇有武略、素有贤名,何不早见?”
刘岱点点头,向小吏道:“如此,速唤鲍信入见。”
小吏领命而去,稍顷,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小吏已然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便是济北相鲍信,鲍信身后还跟着两位俊逸不群的年轻人,皆长身玉立,卓尔不群,左首之人虎背熊腰、鹰视猿顾,右首之人耳长垂肩、臂长过膝,两人行止间颇有一股摄人的风采,皆非寻常人等可以比拟。
鲍信立于堂下,整了整衣襟,恭恭敬敬地抱拳作揖道:“济北相~~鲍信拜见大人,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刘岱呵呵笑道:“公义(鲍信表字)且免礼,身后二位乃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