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幽默,前世的张易之绝对算不上一个十分幽默的人,但相对于幽默素材极为匮乏的武周时期,他所知道的笑话绝对足够了。要知道,如今这时代,《笑林广记》都还远远没有出来,人家捧在手上当笑话读的,不过是《太平广记》这一类的集子。而《太平广记》这种语录类的短篇文集若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即使翻译成白话文,也绝对没有人认为有多么幽默的。
所以,当一个个笑话从张易之那张嘴里滑出来的时候,对面的两个人简直就像看见神人一样,四只眼睛里尽是崇拜之色。崇拜之余,他们又很快被这些笑话逗得前俯后仰,仪态尽失。到了此时,莫说高力士这个十岁上下的小儿,就连小月这样一个在他人面前总要保持淑女仪态的女子,都根本不可能保持自己的风范。往往是一两个笑话下来,她立即钗横鬓乱,立即又需要打点自己的仪态了。
于是,在高力士和小月的强烈要求之下,张易之开始讲故事。好在,这对于编故事能力一般的张易之而言,也不是问题。作为曾经的宅男,他看过太多的小说,而这些小说从情节上来说,比起这时代的尚未成型的小说,实在是精彩太多了。
于是,玄幻、仙侠、架空历史类的一个个经典从张易之的口中随口道出,跌宕起伏的情节让对面两位听众的心情时起时落,不知不觉沉溺于期间。
潜移默化之中,高力士的态度也在渐渐变化,从最初的冷淡变成了后来的热情。到了最后,一见到张易之,他反而会主动缠上来,拉着张易之继续白天的故事。
大多数时候,张易之都会予以满足。有时候,他也会找些借口,故意试探高力士的态度,见到对方虽然失望,对自己的也丝毫没有恶语相向,张易之的嘴角溢出阴险而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成功了。
恰在此时,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定州。
第171章 欢迎晚宴
定州,在河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都算得上是极为富庶的地区了。多年以来,这里人才辈出,显臣云集,到了此时已经成为整个大周境内豪门望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著名的“五姓七望”之中的“博陵崔氏”就出于此地。这里看似贫瘠的土地上,散发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政治辐射力。
张易之一行人刚到定州城外,早已有人迎上来,将这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引着来到了张氏的宅第。
张家在整个河北道只能算是次一等的豪门,但在定州,虽然排不进前三,却也是影响力很大的门第了。豪门自然有豪门的气派,张家的主宅本身占地有大约两三百亩的样子,内里分四房,其间屋舍众多,自不必说,雕栏玉砌、流觞曲水、亭台楼阁等等,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而又各有不同的风韵,不会给人重复的感觉。总之,这张家的主宅的确是一个很能彰显贵族气质的宅子。
张易之走进“自己”家中,第一次看见“自家”的院子,并没有被这种华贵的气度所打动,他反而在心里暗暗冷笑:“真想不到,有着这样一等一的豪宅,居然十几年内不让家人回来看一次,人情之淡漠,真是比一张纸都有所不如!”
也难怪他心有怨怼。当领路的人在前面指路的时候,无心之中,指出了二房的所在,张易之定睛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原来,二房所分到的屋舍并不少,而且每一间都是空在那里的!也就是说,这张家的人宁可让这些屋舍空着,也不愿让漂泊在外的亲人来居住,当真可以称得上“很好很强大”。
不出意外的,张易之和这一行人全部被带到了二房的屋子里住下。张易之注意到,这些屋子里面的灰尘之色并不明显,各式摆设虽然简陋一些,却也整齐。很显然,这二房的所在,早已被张家用作客房,凡事有客人都带到二房居住。
在这一刻,张易之还真是很想见一见自己的几位叔伯,看看他们面对自己质问的眼光,能摆出什么样的表情。坦然?茫然,还是尴尬?
当然,张易之也不可能真的去质问他们。他知道,现在他所要接受的,便是这些人中某一个的荫庇,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自己的三年之计,他必须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只要自己真的达成了自己的三年之计,眼前这一点东西,也就算不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