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家伙跑到汉城去,告诉朝鲜国王李峘说:“倭寇犯釜山了,你快拟表向朝廷求援吧。”
李峘愣了一下:“倭寇犯釜山?小王没有接到战报啊。”
王牧民作色喝道:“我说有就有!难道我的话你都不信吗!”
李峘唯唯不敢说不,事后召集大臣询问这事该怎么办,大臣们都说:“他说有就有吧,报上去就是。何必惹眼前这个煞星?”
李峘问:“那万一大明真的派兵来,或者派使者来探寻真相……”
“我们可以派遣大臣,陈兵边境,万一大明真的派人来问,就说倭寇虽然来犯,但已经退却了。大明来使者我们好生招待,若来了兵马,就委婉劝他们回去。”
李峘想想王牧民那凶恶的模样,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点头称是,当日就拟奏表说釜山告急,十万倭寇大举来攻,请朝廷速速发兵增援!
这奏表王牧民先要了去看——当然不是他自己看,而是由首席幕僚代目,看过后修改了一些关键词语,才发回去让李峘重新誊抄、盖章,送往北京。
朱载垕接到求援奏表,对倭寇又是恼怒,又觉麻烦,怒道:“太祖皇帝钦定日本为不征之国,如今却屡来惹事,可恨!可恨!”
他就要发兵时,西南俞大猷又传来消息,说安南兴九万大军犯边。朱载垕惊道:“小小安南,也敢如此放肆?”
“启禀陛下,”兵部尚书张经奏道:“安南之所以敢胆大妄为,据说是因为背后勾结了佛郎机人。其实日本那边,也是听说我南海有失,这才趁机启衅的啊!”
朱载垕大恨!
现在是他重掌朝政的重要时刻啊,少年天子要接掌朝政,在和平时期是比较容易过渡的,若是边患四起,使国家有倾荡之危,那时候人们就更习惯于认同老臣,而非少主了。
“这些撮尔小国,平时都装得温顺忠诚,到了这关键时刻却都来趁乱打劫——该杀!该灭!”
倭寇来犯只是让朱载垕觉得麻烦而已,安南起兵也只是让朱载垕觉得烦恼,但接下来的一封奏报却叫朱载垕胆战心惊!
西北,戚继光报说蒙古人听说大明危机四伏,也已经蠢蠢欲动!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