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朝廷会如何如何处置从贼大将的眷属……”
“而那位大名鼎鼎的曾使君,又会如何与你撇清干系呢,或又是会不惜一切的力保之呢……”
这一刻,周淮安也感受到了他更加激烈波动起来的生命体征,而一步步的加码道。
“无耻恶贼,我当于你势不两立……啊……”
曾衮最后只能咬牙渗血的吐出这一句来。
“光靠几句恶言又能挽救得了什么,所以我在这儿郑重提出一个交换好了……”
周淮安却是摇摇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
“我大可给你一个体面而壮烈的痛快死法,甚至可以使人进行宣扬,以成全你为朝廷尽忠到最后一刻的名声……反正与我也没有实质的损害就是了……”
“但是你在死之前,必需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好随后多拉些人来,作为送你上路陪衬如何?”
第240章 乱投(二)
随着敲响的擂鼓声声当中,作为祭旗的对象因为服用了减轻痛苦的特殊药物,面色僵硬而形容潦倒的曾衮,在此起彼伏的呼声雷动当中血花喷溅人头落地的那一刻,也是阵容鼎盛的近万义军再度誓师出阵之时。
理由是刚刚接到西北面戍垒的消息急报,有西原蛮的残党引来了南诏兵越境寇掠。而正巧最新一批来自潮汕方面的新卒,约两营轮换的人马,也如期抵达了比景港而溯水而至交州。
因此在三下五除二的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整顿备战的工作而拔营出征了;这种反应效率和速度,就连交州城中那些真真假假想要做出继续慰留和劝阻姿态的人,都有些一时反应不过来或是措手不及。
随着在身后远去的大罗城,周淮安不禁再次吁了一口气,只怕这座十余万口的大城望邑,是要再度淹没在血色当中了;只是这一次就没有必要脏了义军士卒的手了;这也是交给曲承裕为首的地方附从武装们,最后一次表明立场和态度的投名状。
当然了,作为这一切引子的所谓南诏入侵,根本就是一个故弄玄虚而瞒天过海的假消息。
如今的南诏蛮经过与唐断断续续的连绵战争,已经是国力难支而陷入“屡覆众,国耗虚”的衰微当中;尤其是十多年前在交趾和五年前在西川相继遭到惨败之后,甚至到了征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为兵、而让妇女代替男子耕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