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命李廷表全力监察晋商在京城的所有店铺,特别是八大晋商在京城的管事,务必一个不漏的盯死了。

李廷表接到命令后立即着手安排,有四十来万两的银子做支撑,李廷表的情报网如今可谓是真正的天网。

当天下午,朱慈烺下令从新城调拨十万石粮食先用于缓解京城的粮食危机,那是勇卫营在良乡城中缴获的清军部分物资,他没敢将所有存粮都拿出来,想先用一部分试试水。

当一车车的粮食在全副武装的军队护卫下运往京城,许多京城百姓看到后奔走相告,欢喜不已。

京城的粮价日益上涨,让他们的生活越发的艰苦了,此时看到朝廷运来如此多的粮食,全城沸腾了。

然而,一些晋商雇佣乞丐和青皮恶棍,在街上大肆宣传这都是沙子,并不是粮食,朝廷只是为了缓解民情做作而已。

在这种舆论的冲击下,京城中又变得人心惶惶起来,粮价依然居高不下。

晋商的卑鄙举动,让朱慈烺恨恨不已,同时让他知道舆论了重要性。

提起舆论,朱慈烺想起了一宗大杀器——报纸!

第81章 活字印刷术

在内城西城的鸣玉坊中有一条箔子胡同,箔子就是用苇秆编成的帘子,这条胡同有大量售卖箔子的商铺,因此被称为箔子胡同。

这一日,皇太子的仪仗驾临箔子胡同,让整条街都喧闹了起来。

刚到箔子胡同东口,朱慈烺就看到了一座皇家寺庙——护国圣祚隆长寺,这座寺庙是万历四十五年建的。

山门面阔一间,石门额上刻有“敕建护国圣祚隆长寺”,朱慈烺略微迟疑了下,最终决定进寺看看。

大寺坐北朝南,几个大殿建筑气势恢宏,香火旺盛,寺中有高大的钟楼,规模宏大、气象雄伟,颇显明代风格。

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朝中期的建筑风格以严谨著称,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