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朱慈烺正在听着孙和鼎介绍着蒸汽机的研发和改良过程。
世界上第一部蒸汽机,是大明皇家科学院机械部院士王徵,于天武三年研发出来的。
王徵,当年与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在科学上造诣极深。
不过老院士醉心于农业机械的研究,以“裨益民生日用”为目的,善于用农机帮助普通乡人省时省力,对蒸汽机的研发兴趣不是很浓烈。
每当春夏耕作时,乡民便驱动王徵研发的这些机械于农事劳动中,受益匪浅下无不欢喜雀跃。
乡人们称王徵为“孔明再生”,一些妇女们则称他为“妇女之友,家庭支柱”。
而且当时王徵已经年近八十岁了,身体状况不佳,蒸汽机的改良工作另由他人完成。
天武五年时,王徵因身体状况休假半年,蒸汽机的研发工作由机械部院士薄珏接手。(发明凤凰牌自行车和炮队镜的那位)
当初研发第一代蒸汽机时,薄珏便参与了,他非常熟悉蒸汽机的构造的原理,并且发现了蒸汽机的两大缺点。
活塞动作不仅慢,而且不连续,若是在房事上发生这种情况,尚且可称为抑扬顿挫,有助调情。
但这是机械,这样问题就大了!
这种缺点使得蒸汽机利用率低,非常浪费原料。
当原料费用大于商品成本时,这种生产辅助性的蒸汽机必然失去价值,不会得到普及。
此后,薄珏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他在一次散步时忽然想到,既然王徵的蒸汽机热效率低是由于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
自此,薄珏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天武六年,薄珏设计出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理论上计算,新的蒸汽机热效率将是第一代蒸汽机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