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战争,俄国人可不需要奥地利援兵,沙皇政府又不是爱护灰色牲口的主。不可能为了减少前线士兵的伤亡,就拿利益来换。
从战略上来说,奥地利如果进攻奥斯曼帝国,最佳的出兵路线和俄国人现在的出兵路线完全是一样的。
这是后勤决定的,靠多瑙河流域运输战略物资,从多瑙河下游平原杀入保加利亚,可比从波黑、塞尔维亚过去翻山沟要强的多。
决定这次战争结果的不是占领了奥斯曼帝国多少地盘,而是能否攻克君士坦丁堡。
只要俄国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英法海军就只能退出黑海海峡了,不然俄国人封锁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掌握了黑海海权过后,可以海路运输后勤补给,以俄奥两国的国力,支撑百万大军在巴尔干半岛作战问题都不大。
不像现在,无论如何努力俄军投入到巴尔干半岛的兵力,最多也就四五十万,再多都不用敌人来打,后勤就拖死了。
换了奥地利军队过去,这个数量至少还要减少四分之一。
灰色牲口号称是欧洲最廉价的军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对后勤补给的要求,就是所有列强军队中最低的。
在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落后、火炮少,也意味着后勤补给压力小。
沙皇政府缺的是兵么?
损失了几十万,大不了再补充几十万好了。要是让奥地利军队参与攻克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就不要想独占黑海海峡了。
国家利益是非常现实的,不要期待盟友自带干粮来过来帮忙,还没有目的。
黑海很小,俄国人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留地,可不愿意再分奥地利一份。
按照现在的盟约多好,俄国人可以拿到最大的利益,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群灰色牲口的伤亡,沙皇政府最不缺的就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