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页

这不能说明意大利地区农业发达,只能证明意大利的城市经济萧条。尽管这些城市发展的比较早,但是受限于资源,意大利的工业发展非常困难。

这也是俄国人向英国人靠拢,没有向法国人靠拢的主要原因。英国人可以不怕农业受到冲击,敢让俄国农产品进入,法国人可不行。

法国本土的农业人口就已经很多,再加上经济脆弱的意大利地区,一旦粮食价格暴跌,市场受到了冲击,搞不好就要狼烟四起了。

“粮食价格关系重大,冒然冲击各国市场,带来的反弹势必会非常剧烈。

况且,农业不同于工业,就算是市场上出现了产能过剩,短时间内生产者们也不会进行调节,甚至产量还会继续增加。

我们能够调控国内市场,引导民众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却影响不到别的国家。至少我们没有办法让俄国农民减产,最多只能让他们破产。

击垮各国农业生产市场,在农产出口领域建立垄断地位。坦率的说,我并不看好这项计划能够成功。

这个世界,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太大了,而农产品消费市场又太小了。

别的不说,只要了解一下奥属非洲的情况,大家就应该知道,如果需要的话,奥地利的粮食产能随时可以翻几倍。

英国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他们同样也不缺乏生产粮食的殖民地。一旦发现我们有垄断国际粮食出口市场的迹象,阻击必然会发生。”

显然,费利克斯首相是一个理智派。并没有支持农业部的伟大的计划,反而是更加倾向于财政大臣提出的持久战。

凭借着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只需要慢慢磨下去,在农产品出口市场上,奥地利就注定会占据重要地位。

至于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利坚联盟国,根本就不是威胁。在利益面前,种植园主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原时空美国没有发生分裂,南北战争过后,美国丧失了在国际棉花市场上的霸主地位,粮食种植产业才发展了起来。

现在美利坚联邦国可是一个富裕的农业国,继续霸占着棉花生产市场上的霸主地位。没有经历战败被打压,别的棉花产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

谁会吃饱了撑着,有丰厚的利润不拿,跑去跳粮食出口市场的巨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