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页

可在短期内,却大大增强了俄国军工业实力,直接过渡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军工业发展靠什么?

这里面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很多,不过总结起来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砸钱!

沙皇政府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家的研发能力不行,兜里又没有足够的经费,干脆和奥地利合作了。

普波联邦就不一样了,从一开始普鲁士王国走的就是自助研发道路。受限于经费,普鲁士国内的军工业实际上已经掉队了。

这方面英国人帮不了他们,约翰牛的陆军装备也很一般。不是他们的技术不行,主要是英国陆军数量太少,装备采购订单太小,军工企业自然不愿意花大价钱搞研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普德领土交易前。随着莱茵兰地区的易主,横在普法之间的障碍不复存在,柏林政府向法国人靠拢也很自然。

最近几年,普法两国之间的军工技术交易越来越多。

当然,普法两国不是盟友,法国人也没有照顾普波联邦的必要,两国军工业的合作没有俄奥那么深入。

双方的合作被局限在了技术交流上,更进一步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普法两国没有统一工业标准前,是无法做到完美衔接的。

理论上来说,俄奥工业标准统一,沙皇政府直接复制奥地利军工,应该在军备竞赛中占据优势。

可惜俄国人的工业基础太差,又缺乏足够优秀的产业工人,同样的生产设备,俄国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中的次品率总是要高些。

这方面的差距,又把普俄两国军工业拉到了同一水平。即便是存在差距,也仅限于个别武器装备,不存在时代差距。

相比军工业,交通上的变化更加明显。

普波联邦建立后,才短短数年时间,柏林政府就在波兰地区开工了1万公里铁路,现在已经通车三分之一,剩下的路段也会在两三年内陆续完成。

不光是波兰地区在大建铁路,普鲁士其它地区也没有闲着,比如说立陶宛地区,就规划了2条线主干线,加上附属支线,总长高达4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