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俄奥政治上的妥协,联军总指挥官由奥地利派人担任,总指挥部就放在俄国人的地盘上,以示俄奥两国在联盟中地位平等。
此刻联军指挥部已经是将星云集,可以说是“将军满地走,元帅才是高层”。
没有办法,普俄战争过后,俄军从巅峰时期的五百多万压缩到了五十万,就算是近东战争爆发,也只是增加到了七十多万。
压缩编制过后,军长变成了师长、师长变成团长都是正常操作。
在这种背景下,俄军将领军衔想不高都难。
原本各国普遍的少将师长、上校师长,到了俄国人这里通通不适用,最低级别的师长都是中将起步。
近东战争被视为捞取战功的最佳机会,自然是从者云集,结果就是中将团长都出来了。
或许是受到了俄国人影响,想要在战场上可以平等对话,黑山和希腊也火线提拔了“临时将军”、“临时元帅”。
尤其是黑山公国的那位元帅,大概是同时代最悲剧的元帅,只能够指挥一个加强团的部队。
这么多将军,直接增加了阿尔布雷希特协调难度,按照惯例:战场上通常都任命军衔更高的担任主官。
如果这么干了,配合作战中奥地利军队就要吃大亏了。
奥地利可没有“临时军衔”、“临时元帅”的说法,弗朗茨可不会干这种没品的事。
对等是不可能了,把奥地利全部的将军调来,都对不了等。
阿尔布雷希特这个参谋长亲自来担任联军指挥官,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
没有战争,军人升官自然不快。奥地利军队体制已经成熟了,没有足够的战功,随便怎么熬资历,也不可能成为元帅。
随着老一辈的故去,阿尔布雷希特成了奥地利硕果仅存的元帅,直接成为了担任联军总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联军指挥部,军法官巴托洛梅少将:“司令官,这是最近三天发生了128起扰民、打架斗殴事件,军法处共逮捕358人,其中包括三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