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

张钦为其面色所染,不由自主也危襟正坐。

“此次科举,乃是新朝论才大典,意义非凡,张先生想来也是知道的。”贾畅道。

张钦顿时明白过来,神情微动:“可是有人意欲破坏此次大典?”

贾畅点了点头。

张钦几乎没有多想:“来人必是废帝所遣!”

要说全天下谁最恨赵和,废帝嬴祝必然排在前三之列。他如今正忙着向天下各地实力之力封爵许官,同时遣兵将西攻襄阳东征吴郡,试图将整个大江中下游都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但他绝不会坐视咸阳城中的科举获得成功。

若是能破坏掉这次科举,对于咸阳城中的护国公朝廷来说会是一次声望上的重创,其实若不是九姓十一家纷纷来投,让嬴祝实在没有办法改变旧的选才制度,嬴祝甚至也想要开一场科举,与赵和争夺天下人才。

但问题就在于,嬴祝如今的主要支持者就是九姓十一家,其中来自颖川的陈君陈宜之更是初至他幕下便连上五份谏书,劝他以九品官人之法选拔官员,“以安天下士人之心,以定上下尊卑之序”。经过这一段时间之后,嬴祝与九姓十一家已经深度联合,双方之间都难以分割,故此嬴祝唯一能选择的,就是破坏此次科举了。

“正是,我们得到消息,废帝那边遣人来破坏此次论才大典,但是具体经办之人为谁,其用意又何在,这都是我职方司要打探的事情。”

张钦微微颌首。

咸阳的护国公政权看似数月忙于内部事务,并没有凭借兵力上的优势急攻嬴祝,这在许多人看来都是坐失良机、养虎贻患,但是显然,护国公政权并没有真正忽视嬴祝这个废帝。嬴祝意欲破坏科举之事,已经被打听出来,这证明嬴祝身边近臣之中,只怕就有心向赵和者。

张钦心里想到的,还是九姓十一家。

这些大家族惯于多方下注,他们如今虽然将主要资源都用在支持嬴祝身上,但又怎么不会安排点人手到赵和这边来?

“经过努力,我们已经打探清楚,来自吴郡的钱益,便是废帝派来的人。此人心思缜密,我们不好派人与之接触……”

“且等一等,贾主事,我有一问,既然知道此人乃废帝暗谍,何不将之缉拿,严刑逼供,何愁其不招?”张钦忽然道。

“吴郡钱益,乃所谓江南学林领袖,名声极大,他行事隐秘,若无明显罪状擒下刑讯,呵呵……我们不但不能抓他,我们还得小心一些,不能让咸阳城中的城狐社鼠害着他。”贾畅大约也觉得这种情形有些别扭,自嘲地笑了笑,然后道:“张先生,你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世上有些人行事总是没有底线,但凡是好人,必然会受到诸多限制,我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可摊上的主君却是,所以呢,只能束手束脚了。”

这是在吐槽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