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黄老汉,好大一车粮食!”
刚到城门,就听一个难听的公鸭嗓在大声嚷嚷,“这是要送去哪儿发财啊,听说你去年在京里遇见贵人了?”
原来是守在城门的一个把总,这不是以前老农认识的那个姓赵的把总,自从王保做了总兵,四门的兵丁都被换了个遍。
新来的这个,据说是以前在辽东当兵受不了压力逃回来的。
这年头,逃兵一年比一年多,起先朝廷还管管,后来实在查不清楚,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这名逃兵就来到蓟州,快活地做了一个把门的小把总。
还是有些眼力见的,知道什么人不该惹,而什么人是绝不会有人替他出头,崔应元带锦衣卫来蓟州的时候,这把总就没敢多问。
至于这老农,一身的粗汗衫,一看就是个没什么靠山的。
老农自然知道这半年来官兵的变化,已经在心底不愿搭理这些人,一边挥鞭,一边冷冷地回了一句:
“人家的货,我给送货!”
那把总跟着牛车走了几步,哈哈一乐:“别吹了,这一大车的黄米,就你这祖上几代赤贫的,有谁肯买你的货?”
老农皱了皱眉头。
的确,现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扯上东家也不好,万一来年人家不要自己的米了呢?
“瞧瞧,圆不成谎了!”见老农没继续说下去,把总哈哈直笑,满脸的嘲讽,发现老农一声不吭地只顾赶车,上前几步道:
“哎我说,黄老汉,你倒是停停啊,我有话给你说,你这也太不给本把总面子了?”
“好歹我也是官军的把总,想过这门,你要先问问我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