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根据他们从饥民那里拷打来的讯息来看,闯贼留守洛阳的兵马,可能在一千人到两千人之间。

虽然洛阳城防算得上坚固,但洛阳作为河南府的府城,又是福王就藩的地方,城内豪绅巨族不少。一旦官军围城,城内士绅必然发起内应,闯贼是很难依靠洛阳的城墙进行防守的。

想到此处,陈荩感到事情应该已很稳妥,除非闯贼留守洛阳之人是太原公子复生,官军才可能失手一着吧!

他看到远处标着陈字的旗帜已经飘动了起来,知道陈可新所言非虚,陈永福的确用心于收复洛阳的战事。陈荩很快返回巡抚李仙风处汇报了相关的情况,让绝望中的李仙风终于稍稍增加了半分信心。

驻扎在孟津的数千官军,也渐渐开始行动了起来,金戈、旗鼓之声响彻黄河南岸。这支军队是河南官军的精华,在保定总督杨文岳麾下的虎大威部和傅宗龙督率的秦军抵达前,是支撑中州大局的唯一有力力量。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忽略了杨嗣昌遗言中,调往豫西恢剿的秦军贺人龙部。

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

驻在孟津的官军终于要出动了,总共约五千兵马聚集在一处,金鼓动地之声响动于洛阳之北。

河南巡抚李仙风穿着一袭三品以上大臣特赐的红色斗牛服,做足出师派头,在他身后是四名侍立的持扇童子。右边则是陈荩、陈可新两名幕僚,他们分别穿着蓝色和绿色的交领衣,头戴一顶圆形笠帽,静候抚台大人的命令。

在陈荩等幕僚、书记之后,则站着一些身穿青衣,头戴耗笠的人员。他们从事传令及仪仗的工作,有的举牌,有的传令,有的牵马,还有的人手持仪仗性质的刀枪剑戟。

再往前就是副将陈永福和游击高谦了,这两人都穿着金色甲片的山文甲和红色的罩衣战袍。陈永福生的宽额大面,看起来很是忠厚,他戴一顶金盔,盔顶有一撮高高竖起的红色缨毛,头盔上绘有六甲神的图案,并塑有一个真武大帝的小像。

这种类似飞碟帽的笠帽,叫做“笠盔”,明军中装备有不少。游击高谦也是类似的装扮,只是他头盔上没有像陈永福那般塑有一个真武帝君的小像。

高谦的身后另有一排传令小兵,传令小兵只穿红色或绿色罩衣,外套一件齐腰甲。手持写有“令”字的三角形小旗,胸口挂有一面红底黄字的“令”字圆牌。

传令兵之后才是真正军阵厮杀的精兵,约有数十百人,皆为陈永福和高谦厚币贿养的精锐家丁。人人顶盔掼甲,外套白色罩甲,手持长刀,气质同其他人决然不同,是李仙风这回收复洛阳的真正倚仗。

明军普通士兵则多穿着大红色和暗红色的布料罩衣,部分人在罩衣之外披挂有红色和蓝色的布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