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方以仁读史书很多,他断定自古以来的义军领袖,如赤眉、绿林、黄巾、瓦岗,全都是为王前驱者。真正定鼎天下、开基立业之人,大多是同这些义军有所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的人物。

显然方以仁就是把李自成看成了一个为王前驱者,而把同他臭味相投的李来亨当成了真正的定鼎之主。特别是他越了解李来亨的种种用心和布置,越觉得此人奇货可居,自己早做经营,将来的功业难道会低于韩国公李善长和诚意伯刘伯温吗?

他倒是没想到与明太祖一起渡江的那位胡惟庸。

李来亨和方以仁两人确实是脾性相投,才具都颇高,见识也都很不平凡,但在自我定位、自我认知方面的膨胀,就真真是一对鱼水相得的好主从了。

“府主,似乎是郭将军的兵马到了。”

李来亨顺着方以仁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从随州的东面扬起大片的尘土,绘有五行神兽图案的军旗迎风飘扬。郭君镇手下部伍队列整然,将士们在战胜的余威下,更显得威武雄壮,人人都高昂着头颅,一派不将敌人放在目中的气势。

道路两旁方以仁安排好的乐队这时候一起奏响了音乐,他们通常都是在乡下演奏一些喜庆枯燥的俗曲,但方以仁专门教了他们一曲官军所用的《凯歌》军乐。

这首军乐是戚继光戚少保的手笔,原曲很长,方以仁只保留了其中最简单的一段乐律。除了音乐以外,《凯歌》还有唱词,方以仁专门花了点小钱,雇来一批市民在道路两旁反复唱着最简单的两句,一句是“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一句是“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郭君镇骑在战马之上,听着道路两旁的欢呼声,真有一种“归来夹道万人迎,朵朵鲜花掷马前”的快感。他本就是一个眼高于顶的自负之人,即便闯军之中,也不过佩服两个半人罢了,此时更产生一种舍我其谁之感。

在市民、亲兵的簇拥之下,李来亨利于道路中央,对着郭君镇笑道:“战胜归来,战胜归来!杀官军,破枣阳,非君镇不可!”

第二百四十五章 欲取枣阳

郭君镇的性情向来是有些过分自傲,但他对李来亨多少有几分敬意,得胜归来又获得了这样隆重的欢迎,心中大悦就踏镫下马,单膝跪在李来亨的面前,握拳答道:“幸不辱使命,已为节帅讨平大别山,如今诸寨咸服,一方安靖,正当节帅另展他图之际。”

“大别山的战事能够这样顺利结束,全部有赖于君镇的功劳。我同一功大哥、老白还有乐山,已经商定平定大别山诸寨,等闯军兵马腾出手后,就用兵将枣阳拿下,取得纵深来遮蔽随州的侧翼。”

李来亨见郭君镇单膝跪在地上,赶忙也跟着躬下身子,用双手把郭君镇扶了起来。

在大别山山区中结寨割据的那些官绅武装,有许多人都是原籍随州的逃亡者,算得上是李来亨的心腹大患,郭君镇能够这样快速又顺利地将这帮人解决,又没有留下什么隐患,手腕确实高明。

李来亨接着就将之前大家议定的攻略枣阳的具体筹划,一一告知于郭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