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清两军便在太原城的附近,又一次展开了没有多大意义的炮战。这场炮战由于双方都已经做好了十足的防护措施,几乎没有造成多少人的伤亡,只不过是各自消耗了一些炮弹和火药而已。
等到炮声低沉下来,炮战结束以后,陈永福将头盔别在腰间,他走在姜瓖一旁,拍着这另一位明军降将的肩膀,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说:
“修建北关新城,这是姜公的功劳,我必会上报给晋王的。”
姜瓖知道陈永福是李来亨左右的腹心之臣,在田牛之变中积极为李来亨开路办事,关系非同一般。他得到陈永福如此许诺,当即便喜笑颜开:
“陈公折煞我了!陈公乃是大顺开国元勋和从龙之臣,我不过在陈公麾下任事而已,功劳当然应该算在陈公的身上。”
陈永福抚须笑道:“晋王心中自有一杆秤,你将来会懂的。大顺的用人已经极有章法,谁该有功劳,谁改获得提拔,你不需要担心,一切都是最公平的。”
此时城墙外的炮战已经完全结束,夕阳缓缓落下,呈现出一片血色的光彩。如血的天幕,映照着山西的表里山河,壮阔巍峨的便是太行大山,在山的另一端,陈永福知道,黄河就要封冻了,清军一定会拼死南下一战的。
否则他们不战死在黄河边上,也将活活饿死在北京。
第六百七十二章 黄河之冬
“冬天要到了……冬天已经到了。”
黄河北岸,大顺军控制下的卫辉、彰德、怀庆、大名四府,将士们正在抓紧所有的时间加固城防;黄河南岸,工政府尚书白鸠鹤已经亲自出马,踏勘地形,选择了清军最可能选择突破的河段,修筑长墙和堡垒。
一条大河的两岸,已经俨然成为了无数个工地汇聚而成的新天地。除了大顺军的五军将士和地方卫军士兵以外,还有许多刚刚被动员起来的民兵也在卖力苦干。
湖广的民兵制推及到河南的时间还很短,李来亨尚且不敢效仿湖广的模式,大规模动员人力。但是因为现在正值秋收之后,初步完成营庄制改革以后,这一年大顺政权的收获是异常丰盛的,仅仅是这次秋收,就让李来亨增加了将近二千万石的粮食收入。
除了本色的粮食实物收入以外,在工商方面,大顺政权还初步征得了约一百五十万两左右的商税。
这个数字相较于明朝过去在河南、湖广两省的商税收入,其实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要知道李来亨为了培植民力,恢复商品的流通,对工商业采取了“平买平卖”的保护政策,商税的征收比例,也是相当保护商户的较低数额。
进入三九以后,黄河水面形成大面积的流凌,流凌由小变大,顺流而下,在“簸箕”形水域里旋转,又被水流冲击在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