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君镇一把火将所有欠条烧毁,以此挽回东蒙古诸部贫苦牧民的人心。
许多本来依附于僧格浑台吉的察哈尔王公,在大宁之战、落马河之战以后,也立即翻脸,跳回了顺军阵营,重新接受了顺朝的各种侯伯爵位封号,还各自起兵截击准噶尔人的北撤。
僧格浑台吉的战术指挥能力不太厉害,但战略眼光却很高明。
他单骑出逃以后,看出了漠南不可为的局面,便直接放弃整个漠南,将残余的准噶尔和喀尔喀联军全部撤回漠北,准备长期占据漠北,慢慢经营重新统一蒙古的大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芳亮远征天山的计划已经取得了重大战果。
当时僧格浑台吉已经带走了准噶尔人绝大部分的可战之兵,在天山老家和新占领的伊犁、喀什一带,总共只留下了可战部众不足二万人。
李来亨为了彻底平定朔漠,摧毁蒙古人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对刘芳亮寄望极深。
就算是表弟会宁王李淳和被包围在大宁,生死不知的时候,李来亨还是将一切资源向西军倾斜,为刘芳亮四万人的远征军,配置了多达十余万匹的骡马。
刘芳亮进军极快,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全力前进,进入天山南麓后终于遭遇到了准噶尔人留守的主力军。
为了争取时间,刘芳亮直接下令“无论何队精兵”,只要马匹还有力气,都要迅速奔赴古轮台一带参与会战。
为了争取一战全歼准噶尔留守主力,取得速定西北的效果,刘芳亮要求各部放弃一切当前作战任务和目标,唯以向轮台战场附近汇合为唯一任务。
命令下达以后,各部顺军纷纷放下当面作战任务,甚至放弃了沿途攻占的一些绿洲小城镇,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兵力赶往会战主战场。
为了抓紧时间,果毅将军吕泽只率领二百多名士兵便星夜跨越天山,从北麓赶到南麓,奔赴轮台参战。
结果沿途遇到了三千多名敌军,寡不敌众战死。
李来亨认为这种不肯于中途退避自全,惟知直前冲击,以致效命捐躯的忠勇之气,深可嘉悯,追封吕泽为伯爵,由其子承袭,三代不降爵。
制将军张国武带领五千骑兵首先赶到战场,与准噶尔人交锋作战,连续奋战四天以后,虽然牵制住了准军的转移,但由于马匹长途跋涉疲惫至极,不能击败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