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

当天夜里正好遇上康大眼带领一大批战马到达,张国武遂立即命全军换马,重新投入战斗。

大顺军分为两翼左右包抄进攻,与准噶尔人激斗一整夜,两军皆死伤惨重,尸骨遍满山谷,各自阵亡锐士千余人。

准军遭此败绩,又发觉刘芳亮、李懋亨的大军主力正在全速赶来,并决定退往伊犁坚守。

刘芳亮得知准噶尔主力已经向西逃跑,他认为追击是目前最为要紧之事,以顺军马力尚有余,而准军则携带大批妇孺老弱,行走肯定不能便利,人多易容易发生溃散,因此决定绝不休息,继续追击。

刘芳亮亲自督军追到伊犁,大顺军在不分黑天白夜的疯狂追击下,军中已经疫病横行,病死、冻伤、掉队者多达七八千人,跟随刘芳亮抵达伊犁者,只剩下了一万一千名将士、骡马八千多匹。

准军在伊犁和喀什等地尚有可战部众一万四千余人,刘芳亮因此决定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他释放了准噶尔军中的一批回回,使其回到喀什一带以后,宣讲顺军仅诛卫拉特蒙古人,而不与回回为难的政策。

这种做法激起了喀什守军的动摇,最终在左右摇摆下,喀什守军杀掉了城中的准噶尔驻军,关闭城门,拒绝蒙古人入内。

大顺军趁机向伊犁河谷一带,发起了最后的猛烈攻势。

这一战的激烈程度已到空前地步,准噶尔人极为耐战,顺军又因为长途跋涉体力耗尽,也没有携带重型火炮,全靠战士的一腔血勇和燧发枪的火力支撑。

一部分回军也帮助大顺军作战,分担了刘芳亮的一部分压力。

第八百九十一章 扫除绝域

顺准两军在伊犁河谷连续激战五天四夜之久,最终以准军全线溃败,逃亡葱岭以西告终。

至此大顺军彻底实现了远征天山、直抵伊犁的战略目标,实现了深入虎穴、犁廷捣巢的任务。

当这一消息经由蒙古牧民传到漠北的时候,僧格浑台吉闻讯惊愕病倒,原本臣服于准噶尔人的喀尔喀诸部,见此情形,也在当地大喇嘛的带领下选择了向顺朝投降。

僧格浑台吉的手下虽然还有三万骑的兵力,但是由于喀尔喀盟友的叛变,再加上天山老家的丧失,全军上下士气低落,部众星散,不复为伍,未经一战,便有上万部众相继逃散。

安东大都督府所辖的东军也适时地抵达战场,给了僧格浑台吉最后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