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页

为了探明后西明王朝的发展情况,李来亨又在全国范围内广募使者和探险家,准备派往印度刺探西明的军机情报。

由于李来亨给出的赏赐极高,天子甚至说过,能效仿张骞凿通天竺者,即如张骞旧例,直接封侯,并且两代不降等。

一时间大顺文士之间,都掀起了一股“天竺热”,许多人都重翻旧书,试图从故旧史书中找出天竺现在的大体情况。

但也有更多实践派的冒险家们,则利用天主教和葡萄牙人的渠道,直接自称海商或基督徒,跨越山和大海,远到印度刺探军情。

在大顺的南方国境线上,在南洋的万里波涛中,一场宏大且历时十多年的冒险活动开始了。

这场伟大的探险,最终为大顺理清楚了南洋和印度全境山海的大致情形。

使得顺朝士人的世界观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并使得大顺在这个探险过程里,与西洋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都建立了外交及贸易关系。

孙可望最初由下缅甸向孟加拉三角洲发展势力时,印度尚处于莫卧儿帝国沙贾汗的全盛统治之下,兵力强大、国势强盛。

虽然孙可望在下缅甸一带依靠对于其他部族敲骨剥髓的短期政策,建立起了一支规模达数万人之众的强大军队,一时间横行下缅甸和暹罗之间,但也不敢于同莫卧儿帝国进行正面交锋。

孙可望用兵,一向非常重视谍报,他任命亲信冯双礼为东天竺总督经略孟加拉三角洲,又任命依附孙可望的宦官基督徒庞天寿为掌印太监负责对西洋各国的外交事务。

他效仿葡萄牙人的办法,借口通商,贿赂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官员,得以在胡格利河口建立了一个小型的贸易站,用于刺探莫卧儿帝国内情。

胡格利河河面宽阔,河水也深,唯一的缺点是这一地区有洼地和沼泽,有害健康,人口稀少。

为此孙可望又派遣行营工部尚书王尚礼,带着一大批西营工匠前往当地砍伐树木、排干沼泽,开垦出了大片农田。

西营很快就发现孟加拉三角洲的农业条件,远比下缅甸一带优良得多。孙可望因此更加深尽快从缅甸撤走,以避顺军追击的战略。

他数次向西用兵,并吞了库奇-比哈尔,并进入阿萨姆地区;击败了阿豪马国王阇耶瓦琪;又兴兵灭亡了缅甸的阿拉干王朝。

孙可望利用在缅甸敲骨剥髓获得的大量金银财宝,专门用来贿赂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官员,并设法以中华天子的身份,为太平天国皇帝朱由榔向统治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求取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