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与赢看了看西方,如今天晚,太阳已经摇摇欲坠了:“今天赶到高密也做不了什么了,再近还容易被哨探发现,徒增风险。那么今晚就过河住到那个村子里吧,嗯……这里已经是高密县境了吧?”
伍长听了这个问题,立刻脸上一喜,连忙答道:“是的,密州和胶州的界河,我们中午的时候便已过了。”
“好了,”赵与赢大手一挥,“高密县已经陷于贼手,这些民人居于高密,便是从贼,不用与他们客气,走,过河!”
众骑兵士气陡然高涨起来,叫嚷着上了马,冲入了那个可怜的村子。
第139章 初次交锋
1258年,12月21日,高密县。
第二天一大早,这支骑兵士气高昂地继续向高密城方向进发。
这次赵与赢没有再派出游骑侦察,因为这之后随时可能遭遇战斗,游骑来来回回会损耗马力,拖累整体行动。反正马军来去如风,就算不事先侦察,也不用怕被堵截。
一个时辰之后,他们便到达了高密城南。
城内守军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接近,封闭了城门,城墙上有着稀疏的人影。看来趁机偷城是不可能了,但赵与赢也不在意,就大大咧咧带队停在城南三里的地方,开始观察起这座城市。
高密城相比之前略有变化,城中竖起一根高耸入云的木柱,应当是远望用的;在西南角和东南角各增建了一个敌台,东北角也有夯土的痕迹,多半是建到一半听到大军来了,赶紧把堆好的土又挖走,以免土坡被攻城时借用。但既然今天不是来攻城的,赵与赢对这些兴趣也不大,只让手下记录了下来,供姜万户参考。
他带着骑兵们近到离城墙两箭距离的地方,先转向西门看了看,城北边的百脉湖区域不方便通行,又回头绕到了城东。这么一去一回,把墙上的情景看了个遍。
从他出现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这么短的城墙都还没站满,看来贼人在高密城的守军真是相当的少。想来也是,东海贼起兵才几个月?能练出多少兵?就这样还想占据胶、宁海二州,也不怕把自己撑死。
不过墙上有几处搭了棚子,里面还有奇怪的用油布盖住的物事,应当是守城器械。
赵与赢作为军官,也听姜思明讲过一些军中机密。据从胶州逃出来的残兵说,东海人有一种大铁筒,一炮糜烂数十里,守军之败多赖于此,大概就是这个了。败兵肯定会有所夸张,赵与赢怀疑多半也不过是八牛弩抛石机一类的东西,最多精良便携些罢了,但也不敢轻视,一直与城墙保持着二百步远。他认为这是个合适的距离,守军可能会忍不住发射,但又不至于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能诱使他们暴露出实力,无疑对于策划军务很有帮助。
但自始至终这些油布也没有掀开过,守军始终只是看着他们没有动作,不由得让赵与赢既庆幸又有些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