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哦?”忽必烈笃信佛教,听是两个大和尚,有了兴趣,问道:“是什么?”

刘秉忠往东一指,说道:“在平滦一带,很是有些商人向东海国贩去煤、铁、山货之类的商货,收益颇丰。而在庆元府一带,东海国的大海商纵横南北,每年过往商船以千百计,无不是巨大海船,获利更是不知多少百万缗钱。”

听到“百万缗钱”,在场不少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可真不是一笔小钱呐!

忽必烈这几年来一直在为财政头疼,对这个数字更是敏感,冷笑了两声,阴沉地说道:“这东海贼还真是有钱,难怪敢这么猖狂……等等,刘卿,你的意思是?”

刘秉忠往前一抱拳,说道:“正是因为东海贼能赚到如此厚利,所以他们才能打造出那般精良的器械,所以他们才能以一隅之地供养出一支精兵,抗拒朝廷大军。各位想必对此也清楚。”

他这么一说,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沉默起来。

这些年,他们家里也没少置办来自东海国的好东西,比如钟表、玻璃器、豪华马车、精致调味料等等。还别说,东海货的品质就是不一样,纵使是随处可得的食盐,东海精盐也要比别处最好的盐还要好上一筹(这是因为他们懂得用化学方法除去钙镁等苦味杂质)。不光民用商品如此,军品也是如此,直到现在,朝廷下面的匠户也没能复原出和当初缴获的风暴枪同品质的火枪。这些年来,偶尔能从东海国及盟友那里流出一些火枪,都被各世侯如获珍宝地收藏了起来。

这么一想,有些大臣反倒纳闷起来,这刘秉忠搞什么鬼,这不是自乱军心吗?

不过,刘秉忠很快话锋一转,转了一圈,说道:“但是,陛下,各位想想,东海国用于练兵制械的这些银钱,难道是他们自己的么?不,是他们从南朝赚取的啊!

南朝富而无能,钱在他们手里,无非是等着有德者居之罢了,但若被东海人赚去了,就能练出一支强军!

所以,对付东海贼的关键,不是正面对决,而是先攻取南朝,一来可以断了贼人赚取军费的路子,二来可以将南蛮财富化为我所用!”

刘秉忠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好几人发出了赞同的声音。相应的,以粘合南合为首的一帮人则对他怒目而视,恨不得要生吃活剥了他。

实际上,现在的蒙元朝廷内分出两股持不同意见的势力:东进派和南下派。

东进派主张先收复山东诸地,统括北方的力量,再南下灭宋,蒙古人和色目势力大多持这个意见。

而南下派则认为山东群雄是硬骨头不好啃,反而南宋软弱可欺,不如先南下灭宋,等到对山东形成了包围,那么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一众汉臣,包括刘秉忠、史天泽和投诚的刘整等人都倾向于这个方案。他们甚至还在刘整的主导下制定了一整套《灭宋方略》,主张先夺取襄阳,再顺汉水取鄂州,之后沿江东进,一举攻灭江南朝廷。其中,如何以堡垒围困,如何屯田,如何造船,如何训练水师,如何运兵,都写得清清楚楚,堪称一绝。也正是因此,使得他们的底气相当足,据说忽必烈本人也更倾向于这个方案。

当然,除了这两派,还有一些别的意见。比如以郝经为首的和平派,主张别打了,就这么静观其变把。还有一个西征派,主张重走一遍太祖爷成吉思汗的西征路,整合西边已经不听号令的诸汗国的力量,再全力打回来。甚至还有主张经蒲甘打去印度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地图看魔怔了……总之,这些派别声势都不大,主流还是东进和南下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