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

江州背靠庐山,墙高城深、粮草充沛,外围又有不少据点可以相互支援,如果真的固守的话,是能守相当长时间的。但是,堡垒向来是从内部攻破的。

贾似道派遣部下孙虎臣带了一支偏师直抵南康军,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威胁和一系列肮脏的幕后交易,知军叶阊便举军投降。转头,他就带着自己的部下与孙虎臣合军一处,北上绕过庐山顶住了江州的后背。

江州被三面合围,局势危急,城中文官武将的倾向也悄然转变。在这个背景下,知州钱真孙一下子跳反,带众人软禁了沿江制置副使印应雷,开门迎降。

江州新军本就与贾似道渊源甚深,投降后很快转变了角色,被他紧紧掌握在手里。到了此时,贾似道手下终于有了足够的兵力,不再像之前那样严重依赖于范文虎阮思聪等政治盟友,结束了危险的外重内轻的局面。

多方军力顺势进入了鄱阳湖,兵临隆兴府(南昌)城下,知府吴益果断归正。自此,徽州朝廷已经能初步掌握一路大小的地盘,论掌控力并不亚于临安朝廷了。

7月21日,贾似道携大胜之威,于隆兴府拥立赵晑为帝,改明年年号为“靖安”。

他们闹出这么大动静,外界并非不知,临安朝廷自然是万分恼怒的,但却无力干涉。因为外地大员听调不听宣,坐山观虎斗,不愿意牵扯进两个朝廷之间的斗争中去。另一方面,临安直属的兵力依赖张世杰的指挥,而张世杰与贾似道关系密切,若是调他去“平叛”,那么到头与悖逆勾结起来怎么办?所以他们也只能干看着直瞪眼。

东海国倒是有办法干涉,但他们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并未出兵,只在报纸上谴责了一通。

其实安庆、江州、黄州诸地都是有东海商社的商站的,但靖安朝廷结束蛰伏之后,却对这些“敌产”秋毫无犯,甚至允许他们继续经商。

双方如同有默契一般,相互容许了彼此的存在,不知这默契能维持多久。

如果有有心人做一份当前大中华地区的行政地图的话,就能发现局势相比几十年前的南北双分有了大变。虽然名义上占据大片土地的还是北元南宋两个朝廷,但实际上两个王朝都碎了一地,内部分成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不同势力,有如乱世。

北元一直山头林立就不必提了。就南宋来说,现在有临安隆兴两个朝廷,滕、齐、巴等藩国,又有徐邳李庭芝、庐州吕文福,建康赵溍、京湖汪立信、襄阳吕文焕、夔州昝万寿等形同藩镇的在外大员,几乎成了一盘散沙。

若是任由这份局势演变下去,未必不会重现唐末乱战的局面。但是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仅仅就在当年之内,形势再一次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第689章 真假大使

1273年,7月23日,荆湖南路,衡州。

一列豪华的官船摇着橹,慢慢逆湘江而上向南行驶,逐渐接近了衡州州治衡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