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页

郑绍明笑了一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尽管说就是了,尤其是治河这一点。”

“那在下就献丑了。”郭守敬咳嗽了一声,然后正色道:“欲天下大治,须得有圣主,有朝廷,有精诚官吏,有如臂指使的强军,铸九鼎以定九州,在黄河沿岸设六百河站,常设八千河工……总之,只有一统天下、开天辟地的新朝方可做得此事。”

赵浩初长出了一口气,叹道:“所谓‘定鼎天下’,说的便是这个样子了吧。果然是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做到的事啊。”

河水滔滔,依然在向南奔流着,没有停歇的迹象。但放眼向远处望去,在泛滥区之外,无人看顾的地方,各种野生植物茁壮地成长着,将这一大片大好平原覆盖上了绿色,生机勃勃。

郑绍明环首四顾,背手道:“那就让我们来建立一个这样的国家吧。”

第十卷 华夏之鼎

第750章 大漠攻略

“惟欲治理黄河,必先恢复晋陕;惟欲恢复晋陕,必先征服大漠!”——郭守敬。

经过1273-1274年的大战,东海军证明了自己的超绝实力,能否夺取一个目标不取决于敌人有多少抵抗,而只取决于东海人是否将它作为目标。但同时,黄河大决使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戛然而止,也证明了大自然的力量仍然是不可抗拒的。

事后,东海国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调整,不再求速胜将元廷逐出中原,而是换成了更深远也更艰难的目标——决河的决策者必须得到惩罚,而且要围绕治理黄河为核心决定未来的进攻策略。

治理黄河,眼下能做的就是疏导河道、加高堤坝,但这只是治标。而治本的方法则在于釜底抽薪,减少黄河的泥沙量——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但大幅减少是可以做到的,维护良好的情况下,黄河的稳定河道通常能坚持上百年,即使泥沙量只减一两成,那也是几十年的延寿了。

要想减少泥沙,就需要恢复黄河中游段的水土,而这一段水土之所以被破坏,是因为过度的人类活动。要东海人去给黄土高坡植树造林那肯定是没那个本事,但所幸大自然本身就有顽强的恢复力,只要撤出人口,封山育林个几十年,自然就会有成果了。

但问题又来了,中原王朝往这贫瘠的西北地区移民,并不是吃饱了撑的。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就是中原大患,为了防备他们必须在边境驻军,而驻军需要人口供养,自然就需要向当地移民。这些移民繁衍生息,自然就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但你要不驻军,不就被外面打进来了吗?

所以,要治理黄河,更根本的办法是征服草原,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然后再回过头来改善西北生态。而想要征服草原,关键却不在草原本身,而是横亘在西北大地上的戈壁大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