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啊”的一声醒来之后,从口闷得喘不上气,仿佛真的经历了这样的一生,极其痛苦和绝望。康熙发现自己浑身被冷汗浸透了,梦境里所带来的惶恐仍有余韵,让他心慌不已。

梦里的他,真的是他吗?他真的曾经真的这样对待过胤礽么?那真的是胤礽的前世?

细想想,梦中的他,所作所为其实完全符合他的性情,只是胤礽变得没现在那么“懂事”了。可是梦里胤礽的所作所为,按照他少时的性情来推断,在逻辑上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反而是如今优秀的胤礽,自十四岁时吐血开始,性情就突然变得不一样了。之前康熙还以为胤礽是因为生病才导致性情转变,现在则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胤礽是因为重活了一世才会性情大变。

康熙一直以为自己作为父亲,非常合格,对胤礽的教诲尽职尽责。他一直以为胤礽能有那般冠绝古今成就,完全归功于他这位父亲的教导。

然而这个梦,让他换个角度看自己之后,康熙终于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他确实曾给予胤礽严厉的教诲、极致的偏爱,胤礽也不负他期许,成长为一位有才华的太子。但在胤礽渐渐显出能耐,在朝堂崭露头角,获得朝臣赞许,笼络太多人心的时候,他心生忌惮了,看不得众臣对太子的赞美胜过他,对他渐渐情薄,甚至将他作为政敌进行打击和对抗。

胤礽有作为时,被他忌惮,安插眼线监视。胤礽无作为时,被他羞辱、叱骂,给予最严厉的惩罚。胤礽监国,处理政务时总要有属下为他办事,难免会有大臣在他名下领差。康熙却因为过分忌惮胤礽,在听到身边人的告状之后,便轻信了太子有结党谋逆之嫌,对他的忌惮和厌憎日渐加深,下定决心废黜他。

曾经一心一意在他床前尽孝的太子,被他伤得度易敏感,性情日渐开始阴郁乖戾,他在彷徨无所适从之时,他最爱戴的皇父丝毫感受不到他的孤独、痛苦和煎熬,反而大声叱骂他不孝,再没证据的情况下听信别人诬陷他的谗言,坐实他忤逆不孝地罪名,怪他不友爱兄弟,没有一丝人情味儿。

康熙深深意识到自己错了,这一场梦境让他感受深刻,完全从胤礽的角度体会到了一切。

胤礽是一名很合格的太子,他错就错在没办法随时明白他那位多疑又心思多变的皇父心里在想什么,他没能成为他皇父肚子里的蛔虫,没能成功地在皇权、父权和储君之间精准地找到一个平衡点。

是胤礽的错吗?不是。

胤礽从始至终都不曾有过谋反的心思,却被他最敬爱的父亲扣上了最大逆不道的帽子,含冤幽禁至死。他的父亲,临到老了还一直以为自己对太子仁至义尽,是个好慈父。

身为太子,他一生都在被安排,活在束缚的痛苦中,未曾得过一日的自在。

任谁被亲生父亲当成工具,遭遇两立两废,以幽死结束人生,都不会想重来一遍。

康熙明白了胤礽对他的戾气从何而来。

康熙摸了一把脸,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流了很多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