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乌亮一抬头,就看见司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低头看手掌。“伤着了?”
司南抬头,没对乌亮说实话。只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放在下巴处做了两个关二爷抚长须的动作,一脸的高贵冷艳,“你丫个凡人,是不会明白姐儿那明媚的忧伤哒。”
“嘿嘿,你小丫头片子,给谁当姐儿呢。”乌亮见司南还有心思开玩笑也没多想,轮起锄头做了个孙悟空远瞭的动作,“敢不敢吃俺老乌一锄头?”
“呵呵~”
将现代人的没心没肺体现得淋漓极致的司南先是不屑的呵呵两声,然后便戏谑的扫了一回人高马大的乌猴子,拿起一旁的锄头,挑衅的问他,“比不?”
“怕你呀。”干不过你这小丫头片子,哥的面子往哪隔呀。
说完也不作怪了,又拿好锄头弯腰开垄去了,不过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两人比着开垄,不知不觉间速度都提了上来。偶尔抬头看看对方,眼底都是不服输的笑意。
朗朗清风,少年心性,却是无关风与月。
王铁柱离这二人不远,见二人嘻嘻哈哈说闹了一通又低头干活,心里对今年的知青又多了几分好感。活干的慢,却不是磨洋工的懒汉。
看来不是所有知青都不好,只是他们之前没遇上懂事的。
当初刚有知青下乡的时候,村民们想的不多,又热情,又好客,心里满是欢迎之意的。但村民和知青那是两种环境下养出的两种人,蜜月期还没结束,那些矛盾就接二连三的暴露出来了。
更让人觉得愁人的是村里人多了,地却不见多。庄稼侍弄的再好,产量还是那么多。这就好比做上一锅饭,原本一百人分着吃,如今变成了一百二三十人吃饭了。以前好歹是温饱,现在人多得只能混个半饱,生活质量变差了,谁心里能高兴?
村民这样,知青也没好到哪去。知青从城里下来,各种不熟悉和不便,热血转凉后心态难免有些崩。
反正甭管对错,也没法说什么对错来,因为不管站在谁的角度上看这些问题,谁都不缺大道理。于是时间一长,两边都从心底嫌弃对方的结果就是关系僵持,楚汉不过界。
如今新来的知青率先‘低头’了,做为村民的王铁柱抱着一种要让城里人刮目相看的决心和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的纯朴热情着实让司南几人受益非浅。
按着王铁柱给的建议,自留地都种白菜,家里新收拾出来的菜园子都种萝卜。然后三人花了两个多小时,将自留地种开好垄后,又拿着工具回家收拾菜园子去了。
因今天乌明和柴简都不在,所以今天就只给自留地开垄,等明天人全了,再□□他们如何播种和怎么浇水。像是间苗除草施肥这些,得等白菜和萝卜都出苗了才能一样样的教。不过那些事不急一时,而且王铁柱也表示愿意包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