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比自留地还小呢,开垄更快。有了之前的经验,司南干起活来也是像模像样的。
就是手掌心磨得生疼。
少时,王铁柱一托二的将菜园子开出垄后,三人坐到院前休息。司南转身进屋,用乌亮的饭盒给王铁柱冲了一饭盒糖水给他解渴。
只喝了一口,王铁柱就愣住了,“放糖了?”
“嗯。没白糖就放了些红糖,还甜吧?不够我再去加。”
王铁柱抽了抽嘴角,心说你咋还给我喝女人喝的玩意呢。这玩意给他个大老爷们喝,真是白瞎了。虽是这么想,但到底领了司南的好意,“甜。够甜了。”
司南听了笑眯眯点头,然后坐到一旁与王铁柱说话。
因想要在院子一角盖个厕所,司南和乌亮还询问了一回王铁柱这要啥没啥的时候,能用什么代替厕所的墙和门。
“草席子吧。”王铁柱想了想,给司南他们指了条路,“村西头,老刘叔那还有不少席子,你们要是不差钱买上两块就够用了。”说完还告诉司南他们屋里炕上的草席子都是这位老刘叔编的。
司南闻言,眼睛转了转,心底有了主意,遂用心问了一回席子的价钱。
……
乌明架着驴车载着柴简去了县里,两人带了不少钱,手里也有不少供应票。再加上乌明心眼活络,不光将司南采购单上的东西都买全了,还另外买了许多旁的回来。眼见着时间不早了,这才赶着驴车回村。
然后两人一回来,就发现家里大变样,连院角的厕所都已经收拾出来了。
第17章
出去大半天,买了一驴车的东西回来。乌明直接将驴车赶回知青院,喊乌亮出来卸车。
这二人出去,光是桌子就买了三张。一张杨木立地四方桌和四只四脚凳,以及两张也是杨木做的炕桌。
炕桌东西屋各一张,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立地四方桌和四只凳子则直接放在了外屋地当饭桌。
三友村这边,大多数人家都不在外屋地吃饭。一年四季,一张炕桌,既是饭桌,又是书桌,客人来了,还能当茶桌。所以一般人家过日子只需要一张炕桌。
但新来的知青不知道,也没这习惯呀。男知青那边什么情况不知道,女知青这边却是从小习惯了厨房边上摆餐桌的习惯。于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需要一张餐桌。
至于炕桌,则是司南想要个看书写字以及放水杯和煤油灯的桌子,请乌明柴简采购的时候帮忙买的。男知青这边也觉得有炕桌比较方便,便也就顺手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