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边不产红薯,想吃红薯就得县里供销社或是赶集的时候跟人家换一些。
当然了,红薯在这里是有个非常正式的名字的,它叫地瓜。
一时想到这里,司南就特别想吃烤红薯。
记忆里烤红薯的香甜叫司南狠狠的咽了一回口水,然后转身就下了地窖,在地窖里找了四个大小差不多的土豆上来。
没有红薯,那就烤几个土豆吃吧。
今儿一天,司南的心情都在各种各样的事情里浮沉起落,左右徘徊。如今要做晚饭了,司南就有些个说不上来的疲惫。
坐在一个乌亮捡回来的枯木树桩上,司南一边给灶眼里添柴,一边拿过菜篮子,坐在那里摘豆角。
也不知道司家兄弟平时都吃什么。
吃的还真不如司南这边新鲜。
阳市虽不比京城等地,却也是大都市。那里跟其他城市一样,所需皆靠供应。
纵使有钱,有供应票,但若是没时间,没人及时通知,想要买到新鲜好物,也非易事。
司北在厂子里上班,司东到是趁着入伍前没少往家折腾东西,看起来很忙,但不知为何这个家里就少了些人气。所以兄弟俩个,一日三餐,也是能对付就对付。
兄妹仨人,自小同进同出,同食同宿。哪怕往日依旧是司北做饭,司东想办法喂饱弟妹,娇养妹妹,辛苦忙碌,可心里却极为充实。如今不说空落落的吧,到底不似从前了。
就感觉人散了,家也散了。
从食堂买了几个三合面的馒头回来就着咸菜吃了一顿饭,司东便收了自己和司北的衣服去水房洗衣服。
早前司南在家的时候,虽然司南也洗衣服,但他们哥仨外面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司东在洗。就感觉这个只大了几分钟的哥哥,真的做到了长兄如父。
心里惦记着司南这边收没收到东西。又担心司北的身子,想办法弄了不少煤碳回来,又找了往日混得好的发小在他离家后帮忙照看一下司北,很是用心的叮嘱了一番。
回过头来才想着自己入伍后的事。
他希望能分到津市那边的军区,按着地图,那里正好是在阳市和洮市的中间。
司北在阳市,司南在洮市下面的县村里。若他在津市当兵,左右都方便些。
只是司东也知道,这些事情原不是他一个靠着父辈关系就可以想当然的事。他能当兵就已经受了诸多关照,总不能得再得陇望蜀的不知足。
然而司东不知道,他这个年纪,最是藏不住心事。有时无意间的一两句,旁人听话听音便也明白了他心中所思。见他有分寸从不提任何要求,旁人心里更是顾念他的懂事,也愿意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