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莲是被拐的,按律例家人但凡找来,都必须放人。反之,就那衙门见。
英莲呢,自打见了她娘,就知道哭。问她什么,她都只一句她命苦,由人做主罢了。
英莲那小模样长的多俏呢,不然也不可能一货卖两家。这会儿英莲还小,她和薛蟠还没圆房,薛蟠没上手,自然撂不开。而英莲心里记挂着被打死的冯公子,又没和薛蟠有什么,自然是更想跟着她娘回家去。
当然了,甄氏也未必真想要让英莲回家。
回了大如州,就英莲这小模样,估计命运不会比娇杏好。她那亲外祖和舅父一家,定能再卖她一回,换份体面聘礼。
可若不闹,难道还真的叫自家姑娘给个商户做妾?
回想当年唉,先闹着吧。
镖局的人按着春纤给的线索,还真在大如州找到了封氏。春纤那封信里不但将贾雨村如何判案,以及贾史王薛四大家都交待了一番不说,还特特在里面包了银票。
有了这些银票,再加上这些年封氏做针线背着父亲偷偷攒下来的银钱,虽然不多,却也不算少了。
知道镖局的人可以带着她入京后,封氏便拿了些银两出来,请他们在回京的路上拐个弯。
封氏心里对她父亲也多有怨恨,若非当年父亲落井下石,趁火打劫,说不定她男人就不会心灰意冷跟人走了。好在家里那几亩薄田,虽然由着父亲接管,但地契却仍在自己手里。
于是临走前,封氏直接将那几亩地贱卖给了当地的伢行,都没跟她老子说一声,就跟着镖局的镖师走了。
带着所有家当,封氏先请镖局的人护送她至金陵。
春纤当初编的瞎话,说甄士隐和金陵甄家是一脉。别说,还真□□纤蒙对了。
甄士隐的确出自甄家旁系,不过就是旁的不能再旁的那种。
在金陵一番打点,封氏见了甄家族老,说是当年丢的那个女儿有消息了,她欲将人接回来,又恐那家人不肯放,请族里写个条子,若真不放人,以甄家之势,当地衙门总要给咱们几分薄面,秉公处理了。
这世道,对女人的名节看得极重。丢了再找回来,都容易影响族里其他姑娘的名声和前程,所以姑娘丢了,都是对外称夭折暴毙。族老一开始是不肯的,封氏就跪在那里一遍遍的磕头,额头都磕出血了仍然不起身的继续磕,这才感动了族老,帮其去找了族长,要了一封盖私印的信回来。
甄家现任的族长就是甄应嘉,宫里甄妃之胞兄,他的信含金量自然不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