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全部读完,隆庆帝也有些困乏了,他微笑道:“诸位卿家所荐文章果真都是佳卷,朕读来也是极喜爱,几位卿家推荐第一卷 为状元卷,朕却更偏好殷卿家所读之卷,诸位觉得如何?”
此时虽已到殿试读卷时,然而考生的试卷却依旧弥封,天子更偏好第四卷 ,却并不知晓此篇文章由谁而写。
这也是皇帝为了彰显取士公平之意。
“此卷提及周、汉二朝之详尽,于礼教之言解读之深,为诸生之最。”隆庆帝道,“且此文言虽朴却意味深长,便是朕也大有所获。”
“朕出殿试卷前便与众卿家说过,策问之卷重的并非文采,而是可用之处。”
天子话都说到如此份上,众臣工自然不会反对。
状元卷既已定下,榜眼卷和探花卷的决定更不会有反对声,待头甲三名进士决定后,天子又依次定下二甲一至九名之殿试卷,之后便将二甲之后的考卷退还给内阁诸臣,头甲卷待明日张榜前再拆。
待众读卷官用了御赐的宴食之后,便又退至东阁,开始拆二甲、三甲进士的考卷。
“二甲第一为顺天府赵鹏程。”
“二甲第八竟是耿子衡之弟,果然是家学渊源。”
“黄洪宪为会试亚元,殿试则是二甲十三,他这文章写得不错,只是文辞过于精美了,未给自己留太多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