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叹口气道,“唉,你不懂,这一个,格外值得人疼的。”
东华帝君还要规劝,金顶大仙在一旁道,“确实也是,我冷眼瞧着,那小猴儿与你从前的徒弟都不同,许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稳当的很,心又善。我那小傀儡三宝,旁人知他身份,都不爱理他,倒是悟空,还肯带着他玩儿,言语也很恭敬。”
真武大帝也道,“说起来,我那小童儿周公的性子,你们也是知道,素来就爱争强好胜,难得能有他看顺眼的人,不成想悟空才去了一回,他就念念不忘的,在家里一直歪缠我,说这回来碧游宫,一定要带着他。”
通天听了就笑,“我悟空自是好孩子。”
众人又说起悟空跟脚,不免叹道,“这混世四猴,偏只悟空这一个灵明石猴乖巧,招人疼爱,剩下那三个,可都出了惹祸的根苗。”
通天道,“这通背猿猴和赤尻马猴我是知道的,当年大禹点应龙,将赤尻马猴无支祁压在淮阴龟山脚下,免了一场祸患。而封神大劫的时候,通背猿猴袁洪乃是被杨戬所擒,后又被姜尚斩首。只这六耳猕猴,我素来听我老师说过此子,但从未曾亲眼见过,他也算洪荒故人了,不知现今如何?”
一众道君听了便笑,“你若是想见,此番去东胜神洲,上面有一座五指山,山顶贴了个压贴,乃是如来笔迹,那六耳便在山腹之中了。”
乃兴致勃勃七嘴八舌地把瑶池蟠桃宴上的闹剧讲了一遍。
通天也曾听小猴儿嘀咕几句,其中内情他却未曾打探,此番听众人讲了一番六耳猕猴的八卦,不免笑道,“也是没福之人。”
众道君道,“可不是,在凡间自由自在的,偏要去天庭做什么齐天大圣,有名无实,这也罢了,心中有气发不出,便暗中使坏,真真是走了邪门歪路,不归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