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小姐,夫人何必这样做呢?您是她的女儿,您名声不好,对她也没好处啊。难道是大小姐执意如此?”

春云一贯想得多些,她对大小姐没什么意见,可也能看得出来,小姐虽然与大小姐是双胎姐妹,可府上几位主子分明的亲疏有别,厚此薄彼。

不是不气恼,但气恼也没有法子,何况自家小姐是个淡泊性子,不好争抢,自然也就没必要处处争先。

俞锦年微笑道:“她怎会没有好处?上次我入宫,太后对我那般亲近,先前我倒是没想什么。而后细细想来,太后是觉得侯府对我不上心,故意赐下那样多的赏赐要抬着我。宫里都这么想,何况京城的贵人。母亲是敢做不敢当,生怕旁人真觉得她偏心,便打算趁这次及笄礼,叫所有人知道,她对我有多好,可要将整个侯府的好东西,都给我穿在身上,戴在头上呢。”

听得这话,秋雨与禄儿都撑不住笑起来。宁姑姑则让他们将里衣一一摆好,里面几层衣裳也是好料子,只颜色略微素雅些,也不如外裳繁复且镶满宝石。

“小姐,奴婢与春云所制的两件,都还算合适,您决定穿哪一件?”

禄儿连忙道:“自然是穿这件清雅的,小姐本就不喜欢打扮得太隆重,清雅样式符合小姐一贯的风格,也免得叫人以为咱们小姐是个眼皮子浅的。”

“不必,就穿那件妃色的吧。”俞锦年解释,“姐姐一贯温柔清润,明日她的礼服也是浅色,她不爱与人穿得一样,我也是。既然要有区别,她要清雅到底,我便如她的愿。宁姑姑,今夜请你与春云,将这妃色的衣裳与里衣配一配,势必配得上才好。”

第24章

其他人都听命去忙,青嬷嬷一直站在旁边看着,绷着唇不言不发,等人都出去,她才走过来认真看着俞锦年,鼻子一酸,就红了眼。

“小姐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不算委屈。”俞锦年笑起来有一颗小虎牙,便显得格外俏皮。她抬头看着青嬷嬷,“先前在邾城,祖母与我说过京城的事情。她说京城与邾城不一样,邾城民风朴实,加之二叔二婶都是单纯性子,所以家中姊妹亲和没有异心。但是京城家家的贵女,最会的就是内宅之争,在闺中时争首饰衣裳,出嫁后争宠爱名声。青嬷嬷,我不是没回过京城,对父亲母亲,我从未有过任何期待,所以,我不觉得委屈。”

她越是这么说,青嬷嬷就越心疼:“若是老夫人知道小姐的遭遇,该有多心疼啊。”

“青嬷嬷,这些事情,无需告诉祖母。我是祖母养大的,若连这么点小事都处理不了,也白费了她教养我的十年了。”

第二日天天刚朦朦亮,安排来给俞锦年梳妆的两个妇人子就过来了,但是俞锦年一概推拒,只说自己不习惯,身边的姑姑丫鬟也都会梳妆。

那妇人子得了夫人的令,笑道:“二小姐身边的人自是顶好的,但她们久不在京城,哪里知道京城如今流行的装扮?奴婢等会挽发妆饰,一定比她们做得好。”

“可是装扮之前,不是要全福娘子来梳头吗?”

妇人子面色尴尬,勉强说着:“二小姐,您与大小姐是双胎,同日及笄,全福娘子不好请两个的,是要先去大小姐那边,再过来替您梳发。现下,奴婢等可以先伺候您更衣。”

俞锦年也不多言,先将里衣中衣内裳都穿好,便阻止妇人子要继续替她穿衣的手:“太重了,现下离得吉时还很早,到时候再穿吧。”

二人对看一眼,一个想要说话,另一个伶俐的连忙按住她的手,微微摇头便又笑起来:“二小姐且先歇息着,奴婢等去外头候着,等全福娘子过来,再进来替您更衣梳妆。”

她们自出去,禄儿立刻着急的小声说:“小姐,不如将她俩抓起来,不让她们去正院通风报信吧。”

俞锦年噗嗤笑着,在禄儿额头戳了戳:“听雪堂的从人这么多,你还怕没人去通风报信?何况我只是更换了衣裳,也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你那般在意做什么?放心,无事的。”

天光大亮,便听到小丫鬟在外头小声讨论,说是已经来了什么宾客之类的话。淮安侯府毕竟是太后母族,在京城颇有声望,双女及笄宴,世家自是早早的过来捧场。

听雪堂也迎来了第一个宾客,正是唐阿媛,她身后还跟着另一个少女。

“我便说了吧,及笄礼这么大的事情,怎好没有小姐妹作陪,你院子里,竟然一个姐妹都没有?”唐阿媛大大咧咧,说话也十分随意,“啧啧啧,你那姐姐怎的没有注意这些?不曾让她的姐妹,匀几个过来陪你?”